为提高孤独症儿童课堂教学实效,提升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2024年12月18日,我校邀请济南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山东省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指导专家宿淑华教授莅临指导,通过课堂观摩、精准点评及现场答疑等方式,共同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孤独症融合教育模式。
宿教授聚焦孤独症儿童课堂,观摩了我校独具特色的融合、走班式孤独症课堂。第一节是由刘慧老师执教的听障兼孤独症学生的融合课,该课程巧妙设计,旨在通过多感官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节是王家璇老师执教的孤独症生活语文走班课,该课程采用情景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两节课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我校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与不懈努力。
课堂观摩结束后,我校于第二会议室开展孤独症学段教师座谈会。首先刘老师与王老师分别就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教学设计意图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宿教授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点评。她高度赞扬了两位老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环节上的精心策划,课程设置及内容既符合孤独症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宿教授还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和目标设定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强调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并建议在教学中融入同伴介入法,为我校孤独症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在问题答疑环节中,孤独症组老师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提问,就教学目标设计、知识性学习困难及课堂支持度等问题向专家请教。专家针对老师们的问题作耐心解答,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与策略,并强调了个别化教学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定具体目标,注重情感价值态度的培养。
最后,耿晓丽副校长对本次活动总结讲话。耿校长针对孤独症融合、走班课堂提出建设性意见,强调融合课程与同伴支持在孤独症教育中的重要性,鼓励全体教师要充分利用专家指导与线上资源,勇于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投身课题研究,共同推动我校孤独症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本次孤独症专家入校指导,为我校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专业力量。青岛市中心聋校将继续实践探索,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携手各方力量,共谋孤独症儿童教育新篇章。
撰稿:单琦雯
供稿:全纳中心
审核:耿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