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学校概况>规章制度>正文

青岛市中心聋校教师教学常规

发表时间:2022-08-13 阅读次数:1154 作者:高月

为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听障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等制订我校教师教学常规。

一、制订教学计划与个别教育计划

每学期开学前学科教师要精心制订出学期教学计划,要对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作总体安排,以此确保教学工作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新学期初,要根据上学期实施的个别化教育情况,制定新的个别教育方案,实施个别化教育,体现“一生一案”理念。

(一)制订计划前的准备工作

1.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明确本学期(段)教学目的和任务,设计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2.研究教材:通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特点和结构,明确教材各部分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结合学期、学段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目标。

3.了解分析学生: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并掌握学生各方面情况(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听力补偿、语言发展等)。

(二)教学计划应具备的基本内容

1.对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分析,对教材的分析,对学生情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理解表达能力、听力损失程度、语言基础等方面)的分析;

2.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3.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4.制订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5.制订教学进度表。

(三)个别教育计划应具备的基本内容:

1.学生基本情况和现有的能力水平分析;

2.确定学年教育目标和每个月的教育目标;

3.议定提供教育服务的时间、内容,商定家庭教育协作内容;

4.记录阶段性过程;

5.评估反馈学期目标达成度并进行原因分析。

二、备课

备课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体现个别化教育和“一生一案”理念。从教学内容的学习、选择,问题的设计、回答,作业的布置与辅导等方面,分层、分类进行备课,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备课的具体要求:

1.备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单元重点、难点,科学地列出知识体系与训练体系。要在深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并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补充,整合。

2.备学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学生实际,预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认知障碍和困难,把将要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基础、能力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听能、语言基础、理解能力等结合起来。

3.备学法、教法。根据所教听障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读书,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观察、积极思维和积极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4.备教学设计。(1)备预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预习作业,提出相对具体的预习要求。通过预习,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学习内容;了解学生通过预习自己解决的认知内容;渗透预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预习、自学习惯。(2)备教学环节设计和问题设计。围绕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重点、难点),设计好教学环节,使各环节安排合理有序。设计出围绕课堂教学核心内容的问题组或问题串,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能引起学生兴趣、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并能与预习内容融为一体。(3)备时间分配。充分利用40分钟,合理安排教师讲解点拨、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等环节的时间。(4)备课件、教具和实验。(5)备作业。根据学习内容,根据学生能力不同,进行多梯度的作业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达到巩固本节课学习内容和为下一节课学习提供帮助的目的。(6)备课的各个环节中,应适度、适时的体现个别化教育理念与措施。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必须做到:

1.学习目标既体现课程标准要求,又符合听障学生实际;教学要求要具体,合理。

2.教学内容科学、严谨、完整,体现思想性和时代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

3.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借助FM助听设备、电子白板设备等辅助手段,运用适宜的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提高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有机地进行个别化教学,体现“一生一案”理念,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

4.课堂练习既要与当堂所学内容相吻合,又要符合学情,体现层递性和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适宜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课堂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6.严格按课表上课。不迟到早退,不中途离开教室,不拖堂。

7.按时到场候课。教师在预备铃响时应到达教室候课,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清点学生人数,弄清学生出勤情况,对非正常原因缺席情况应及时通知班主任。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8.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精炼、准确、易懂,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适中,手语清晰,口型、语速适度;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书写工整,大小适当,用字规范;教师要举止文明,教态亲切、自然,衣着大方得体。严禁酒后上课,上课时不接打电话(发生意外情况除外)。

9.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必要时可有班主任或学校相关部门协助解决。

10.重视教学卫生保健。注意纠正学生坐、读、写的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基本要求:

1.作业布置目的性和针对性明确。作业布置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业布置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

2.作业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因人而异,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不仅布置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置操作、画、实验、实践、调查、观察等方面的作业。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和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

3.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教师批改作业日期要明确,书写要工整,表述准确规范,要有鼓励、启发和示范性。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当,建议要具体,富于激励和指导作用。

4.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如学生拖交或不做作业,教师要及时了解并采取补做措施。

5.鼓励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可适当布置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

五、指导实验、实训

实验课、实训课除遵循课堂教学的相关要求外,还须遵循以下规定。

(一)实验课:

1.严格按课程标准规定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不能以讲实验、画实验、看挂图代替学生动手做实验,教师要及时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

2.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教师可根据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合理改进、增加演示实验,在可能的条件下,可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或把某些思考性强的习题改编为实验(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

3.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教师在组织实验中,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5.实验课结束,教师要及时填写实验记录。

(二)实训课:

1.课前教师须准备好所需工具、材料等教学用品;检查学生的服装、学习用具、自带材料等准备情况。

2.向学生说明本次操作的主要内容、教学目的、安全要求、操作程序,科学合理完成实训任务。

3.严格遵循实训操作程序,注意防火,防电、防盗,做好安全工作。

4.下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清洁使用过的设备、工具等物品,保持专业教室的整洁。

5.下课后教师及时填写专业教室使用情况记录表。

六、实习指导

1.指导教师要按照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实习安排,做好实习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协调好学校、企业的关系,促进校企合作健康顺利的发展。实习前一个月实地考察相关企业生产、生活情况。对企业提出实习要求,与企业共同商定实习计划、签订实习协议。实行轮岗实习制度,八个月的实习期内,应使每个学生都做到在两个不同岗位实习,以便达到一专多能的职业教育教育目的。

2.对学生阐明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前两到三个周带领学生到实习企业参观学习,熟悉工作要求、生活环境,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教育,防止人身事故的发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客观面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实习中。

3.组织实习计划的落实,具体指导学生进行实习。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格按照规定到岗工作,及时将学生的实习情况向相关领导反映并做好实习记录,以便学校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指导学生掌握专业工种的基本操作知识与操作技能;注重对学生的工程实际技能的训练和文明生产素质,爱岗敬业的道德培养。及时了解和处理实习中的业务和生活难题。鼓励学生虚心向技术员、管理人员、帮教师傅请教。认真巡视检查、作好考核记录,按质按量完成实习指导任务。

4.教育学生严格遵守纪律,认真抓好安全,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实习中随时注意学生的操作、生活情况,发现违章、违反纪律,应及时制止并纠正;对违反纪律或工作不负责的学生要严肃批评,对拒不改正的学生有权停止其实习。对实习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通知实习单位,督促其整改,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同时进行记录,并上报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发生意外,根据实习安全预案妥善处理。

5.实习结束时,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总结。对每位学生完成实习任务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做出书面鉴定意见,评定学生成绩,其中实习单位的评议占考核意见的比例为70%。认真做好实习指导总结,对本次实习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对今后的实习工作和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教研活动与专业发展要求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基本要求是:

1.教学研究。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大力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积极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定期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努力形成个人教学特色,三年内至少完成一项课题研究工作。

2.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学期初要根据各组实际认真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学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各组至少每两周活动一次,每次活动要有方案、有记录,保证教研活动的时效性。

3.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开设1节小组研究课;从事听障教育5年及5年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开设1节小组研究课;工作满3年及3年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开设2节小组研究课;骨干教师(获市级以上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称号之一者)每学期至少开设1节校示范课。

4.听课活动。根据省示范校的相关规定,每学期教务处管理人员听课不少于40节,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25节。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课后应与被听课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在尊重授课教师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

5.专业发展。所有教师要对照各自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认真钻研业务,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自身素质。教师每天坚持阅读,每月坚持写教学反思和读书笔记各1篇;各教研组每月举行教学反思和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学习交流、总结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常规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二〇一七年四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