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听障儿童不仅身体机能在日益成长,其听觉语言认知等各领域的发展也在每天的康复训练中悄然进步。其中,词语、句子、语法等的积累和正确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龄前听障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
为进一步加强康复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语言主题课堂的效率和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听障儿童语言领域发展,4月28日,青岛市中心聋校开展了“语言主题教学分析”四月份康复大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伊始,教研组长杨杨老师对三月份“雨萌园在园幼儿综合情况分析”康复大教研活动中的几个重点问题阐述了解决策略和幼儿现状。
随后,雨润班孙云夏和夏晓雨两位老师分享了园内年龄最小的一个班级——雨润班四月份的教学计划及实施情况,实物展示、情境创设、问答活动等学-做-玩结合的教学方法较好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陈寒寒和李雪梅老师分享了阳光班语言主题课开展情况,比一比、神奇的乐器、舌尖上的味道三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让孩子们在语言学习中拓展认知、积累词汇和句式。

赵娜和李湘楹两位老师分享了园内语言能力发展相对最好的蓓蕾班的课程开展情况,着重讨论了如何更好地从语言领域拓展认知、科学、动手实践,让孩子们“跳一跳
够得着”。

最后,彩虹班王丹丹老师以表格的形式,将目标词语和句式等教学目标和内容一一展现,王老师以班内幼儿评估结果和日常观察为准绳,确保了教学目标难度设置的合理性。

此次康复大教研活动,老师们通过分享语言主题课教学目标及实施过程,不仅探讨课堂中的棘手问题并总结出可行的解决措施,而且一同分享了多样的主题内容,这对集体课和个训教师都是倾听学习的机会,今后可将不同主题创造性地运用于不同领域的教学,实现主题的妙用,促进听障儿童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