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正文

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19-07-01 阅读次数:1005 作者:于鹏


五月份,我精心准备了青岛市一师一优课的评比,我选择了巴西这一课题的第一课时。《巴西》是湘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内容。以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我校聋生思维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出发,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以下处理,将本节内容分为5个课时。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研究聋校地理课程标准,设置适合我校学生的三维目标。我精心制作了PPT课件,搜索到精美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视频,为了让学生获得更直观形象的知识,我思考并精心制作了简易的地形教具。课前安排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从网络上查找热带雨林的相关知识。



上课时我结合本班学生学情,进行了合理的分组,组内合作探究时,起到“生教生”的作用,为每一名学生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体现个性化教育。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我首先出示了世界地图和巴西地图,便于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其次,我安排活动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概括巴西的地形特征——一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我设计出适合我校学生认知特点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在木板上用太空泥捏出巴西的地理事物,完成简易的、直观的巴西地形图。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在“玩”的过程中巩固了知识。我利用独到的手段创造性的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充分的阐释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智慧。在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增强了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施以德育教育。



本节课是我结合我校聋生认知特点和记忆特点进行的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同时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探究出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