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学之声>教育科研>正文

【研·沥真金】名师引领明方向 课题探索沥真金

发表时间:2019-05-28 阅读次数:1038 作者:兰坤

近日,姜竹亭名师工作室召开了青岛市教育学会2018年度教育研究雁阵项目——《听障教学中“一生一案”实践模式的建构研究》中期推进会。

项目主持人姜竹亭老师首先回顾了前期的研究工作。项目组成员纷纷发言,对自己前期研究实践的初步成效进行了分享交流,并提出了研究中遇到的的实际问题和困惑。

李凝老师以一节PS图像处理课为例,从研究学生学情出发,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特征将学生划分为渴望求知型、主动跟随型、需要监督型三类。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由求知型学生引领跟随型和监督型学生讨论,加强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小组长扮演了小老师角色,每位同学既能学到知识,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苏楠老师分享了高中语文老师聚焦课堂,结合学校“一生一案”教育理念,探索出集体教学中的“1+2+Y”合作探究模式。1即个体探究:无论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成果。2即两两合作:通过组内以及组与组之间的两两交流、两两学习、两两质疑、两两帮扶、两两评价完成合作探究任务。Y即多方拓展:横向拓展是由文本课堂向现实生活,由文学向历史、政治、地理等多学科的拓展延伸;纵向拓展是各层次学生多角度阅读,多角度写作等。这一模式结合了高中学生特点,将“一生一案”理念落到实处。

兰坤老师从两个方面小结了他的前期工作,一是如何实现对高中段聋生的科学分析和分类,二是参考欧美等成熟国家的做法,实现高中段学生参与 一生一案的制定,从而让“一生一案”不再是老师对学生单方面的要求,而是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要。

米伟老师遵循课题研究方法中提出的总体框架流程,在生物课中的备课及授课过程中适当的增加一些环节,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当他们以一种优于其他同学的高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时候,就会很好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乐于参与课堂学习,同时也为学生找到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徐开慧老师以一生一案为导向,高中心理课以心理日记的课程方法为主题,职专一学生体验,方法引导的授课模式,最大化的尊重每个孩子内心的体会和感受。

孙亚男老师认为一生一案的实施要围绕两条线,一是缺陷补偿,二是潜能开发,缺一不可。在实施过程中,阶段性的评估和反馈很重要,是我们进一步细化和调整短期目标,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

听了老师们的交流,学校也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经验型分类比较普遍,后期可以增加量化分类,增强研究信度;二是对提炼出的“一生一案”实践模式继续充实,增加相应的课例;三是要根据学情安排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四是加强项目组成员的研究统筹安排和计划性,及时纠偏、修正,提高研究效能。

最后,项目主持人姜竹亭老师梳理了后期的研究任务:

一是建议老师们结合学校将要在义务段进行的专业测试,对前期的评估诊断档案进行适当地补充和调整,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发展需要以及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为后期的研究确定、调整好符合学生实际的起点,使“一生一案”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更科学、更严谨、更全面的支撑;

二是一生一案的研究实践始终是在班级授课制下进行的,无论是确定目标、制定方案,还是实施、调整方案以及评量效果,都应该关注到集体和个别两个层面;

三是 一生一案的实施研究,实质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但要避免单单看成绩的提高和学生间横向的比较和衡量,而是要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的进步和成长,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纵向的提高和持续的发展,高中、职专段的老师可以结合我校的生涯规划课程为学生绘制成长图,最终是为了培养能自立于社会、成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是后期的探索、实践要更加深入、全面,注意研究资料的搜集、积累,逐步着手进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提炼。

姜竹亭名师工作室借助学校提供的专业发展平台,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主持人的专业引领和辐射带动下,老师们共同学习研讨,相互促进,通力合作,已研出了成效。近来工作室成员先后获得青岛市教学能手、市教科院规划课题立项、多人获市优质课一等奖等,相信随着团队研究能力的提升,工作室成员人人都会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撰稿:兰坤

摄影:李凝、徐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