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正文

读文识人 文如其人

发表时间:2019-01-25 阅读次数:1329 作者:苏楠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然而对于听障学生而言,赏析这样一篇散文,比之对篇章结构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给学生的情趣、思想造成一种优良的深远的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始终贯彻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读散文的语言,通过语言感知作品中呈现的故都的秋的特点,深入领会作者的感情,从而了解作者其人。

对于《故都的秋》这样一篇散文杰作,可供挖掘讲解的东西实在太多,但限于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我上校优课的时间又临近高三上学期的期末,如何避免重复之前授课时已经解决的问题,上出新意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堂课上,我没有对课文进行过细肢解,做过多技术层面的分析,比如用字用词的巧妙,描写手段的探究等,而是以鉴赏品味五幅秋景图入手,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体会悲秋情结,读文识人,培养人文意识为重点。

课前,布置了学生自学微视频,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秋景图进行描绘。作业上交后,先让课代表带领同学从上交的作业中选取5幅最满意的作品,课堂上来展示并评价,选取了ABC三类学生的代表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也能看出三类学生语文水平的差异。在这一环节中,我根据听障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学科的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在展示中从语文学科和美术学科两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点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古语有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物本无情,但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产生了“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孤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而我要做的就是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寻秋景图后站着怎样一个郁达夫。分组时,我有意将学生按照ABC三类进行了混搭,每一组都有一名A类学生进行组织引导,带领本组BC类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进行文本赏析。分享的过程中,各类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有的C类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本组同学的帮助理解了一些内容,但是在表达的时候并不准确,本组的A类学生再给以补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拓展部分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故都的秋》到郁达夫的其他作品《北平的四季》、《自传·悲剧的出生》、《一个人在旅途》,通过对作者其他作品以及生平经历的了解,更深入的了解作者的情感以及作者其人。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又到日本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正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比较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以割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此部分只要求A类学生能够理解透彻。

故都的秋在郁达夫眼中是悲凉的、凄美的,而学生们并没有郁达夫这样的经历,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秋的呢。

          

学生们利用课后分组搜集资料,做成了自己喜欢的形式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学生们不仅能理解作者对故都秋的那份美好情感,感受到作者从文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更为可喜的是,他们由此延伸开来,有所发展、创新,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到了对作品的独特见解,甚至有不同于文本的声音,尽管有的观点浅显甚至模糊,但它们都是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是创新精神的萌动。

         

本堂课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视角所观察到的同一景物也是不同的。郁达夫眼中的秋是忧伤悲凉的,而同学们所看到的秋虽然有即将毕业分离的感伤,但更多的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喜悦与期盼。读文识人,文如其人,希望这堂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今后的阅读写作中能够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和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