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学到现在,学前一直有幼儿入园,且大部分都是2、3岁的小龄幼儿。怎么更好地开展教学变成了难题:怎样让这些小龄幼儿坐好不扰乱课堂?集体课上要怎样兼顾所有层次的幼儿进行教学?个训课又要怎么上?……
琪琪是我的一个个训孩子,目前只有2岁半,右耳植入人工耳蜗,是让老师们头疼不知该如何上课的小龄幼儿之一。刚开始给她上课的时候我和孩子都很痛苦,她太小,不可能完全按照我的要求上半小时的个训课,一对一的个训课,我的注意力全在他的身上,她不能随意下位乱跑让自己放松偷偷地玩一会儿,个训课基本上都是哭着上完的。但是这样的课堂也是没有效率的,因为在她哭的时候耳朵是关闭的,我不能帮她建立听觉意识。
我觉得这样上课不行,于是我用了两种方法来帮助琪琪更好地上课。首先就是把一节30分钟的个训课拆成了两节,在15分钟左右的时候给她一个可以完成的任务,比如跟我一起敲鼓,不哭的完成任务我就会带她去走廊上走一圈再回来上课;再来,在个训课上的课堂常规略微宽松,比如她偶尔下位去拿玩具就先顺着她,只要在我说把玩具收起来的时候能回来坐好继续上课即可。用了这两个方法之后,个训课上明显哭的少了,然后我逐步加强了课堂常规的要求,也慢慢加长了第一小节的个训课时间,现在琪琪已经可以完整的上完一节个训课。
当然上课的过程也没有那么顺利,她会在我对她有要求的时候哭闹或者装睡。在这一点上,我没有放松要求,即使哭闹的时间再长也必须完成任务,不能给她养成不想做就用哭闹来达到目的的习惯。渐渐地,她的这个行为也消失了,也慢慢的能够配合我做一些听声放物的游戏。
目前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听觉意识,会听自己的名字并能够简单回答“哎”。但是我怎样知道有没有建立听觉意识,就要依靠她给我的听觉反馈。听声放物就是一个很好地方法,物主要是玩具。但是琪琪太小,给她玩具就先玩起来了,根本不管有没有声音,所以这个游戏也一直玩到现在,涉及到了鼓声、音乐声、人声等各种声音,让她习惯用耳朵听,也知道声音是有多种多样的。
在听过各种声音后的下个阶段,我就要在听的同时加入韵母的构音,可能又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是出现问题就去解决,是教琪琪听说的过程,也是我积累经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