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教学反思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作为新学年的开始,本月心理课程的主题是适应,包括新生的适应、新班级的适应,也包括对自我定位、未来目标发展的适应,在进行备课时,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根据其实际情况会有不一样的课程设计,初步的计划是沙盘课为主,活动课为主。
一个月的课程下来,每个班级所展现的变化也是不一样的,教师能够收到的反馈也是不同,接下来是我这一个月的收获与反思。
从心理发展程度来说,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其思维也比较复杂,在生涯适应课堂思考和分享时他们会有很多自己新的想法,能从多方面去考虑事情,不会简单以自己是否喜欢、是否有兴趣作为判断事物的唯一标准,其“社会自我”部分发育更加完善,但也存在不足。由于其生活和交往圈子的局限性,还是有很多的高中学生在社会适应和生涯适应方面有所缺失,具体表现为目标不明确、得过且过,从众心理严重,换位思考能力较弱,其价值观尚处于较为混淆的阶段,并且很大程度上受其“亲密朋友”影响较大,另外,有的学生可能表现为过于“社会化”,在老师面前是一种样子,在同学或者家长面前又是另外的样子,在团体沙盘和活动中常常处于“领导者”地位,并且不允许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这些心理和行为特点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在之后的课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认知转变,并适当给予强化。
职专学生经过去年一年的适应,大部分学生已经平稳度过了专一的适应期,在课堂上再也不是一问三不知的麻木状态,而是有活力的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来,但是仍然有少数学生开始出现“游离”状态,开始在课上是不是望向窗外,表现出对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的状态,唯一能让其有反应的就是游戏、电影等娱乐项目,这类学生将是日后课堂上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到如何让其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九年级学生间的群体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平稳度过了青春期的躁动时期,其情绪状态较为稳定,认知和思维迅速发展,对于自我和社会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但一部分学生(尤其是一部分男生)却仍处于青春期的躁动时期,对于异性交往、爱情和性充满好奇,在讨论这些话题时情绪异常激动,在和同学进行交流时常采用夸大的动作和表情,遇到一点小矛盾甚至就可能给同学甩脸色,因此,九年级的的学生在之后的课程中要重点加入青春期适应和人际沟通交流的相关课程,一方面可以为其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释放自身过高的能量,讨论一些在其他课程中不宜探讨的话题,成为其情绪和情感的“释放口”,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其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促进同学间关系的和睦。而对于那些已经平稳度过青春期躁动的学生来说,课程的重点则可以放在自我认识和生涯规划方面,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让其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目标规划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初步学会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业进行规划,提升自我的生涯管理能力。
付锐
20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