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书香校园>正文

情境教育的创始人——李吉林

发表时间:2011-12-05 阅读次数:10698 作者:万雪梅

 

李吉林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优化的情境不仅对儿童的语言认知起着积极的作用,还能促进儿童情感、意志等非智能因素和潜在智慧的发展。她深感一切知识都产生于情境中,最终又回到情境中去运用。情境教学的功能决定了它应该属于整个小学教育。于是,她将情境教学拓展为情境教育

在学校的支持下,从语文教学向各科、向各育拓展,从一个实验班发展到整个学校各科各育联动。在情境教育的实验与研究中,李吉林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独特的教育主张,构建了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和基本原理,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正如全国教育规划专家组在200012月对李老师主持的九五课题所作的鉴定中指出的那样:李吉林同志主持的《情境教育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这一课题,积极顺应国际基础教育重视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时代趋势,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尤其是针对偏重认知、忽略情感意志及创造性培养的纯理性教育,坚持不懈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又富于时代气息的素质教育模式,既具有前瞻性,又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指出情境教育以其独树一帜的理念和操作体系,在许多领域作了富于开拓性、独创性的研究,丰富、发展了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途径,发挥了示范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李吉林同志的开创性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笔宝贵财富。为广大实际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研究范式。

为使情境教育走向大众化,李吉林又进行情境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这不仅是对中国课程模式的具有突破性的进展,而且也是对世界范围内课程领域前沿学术动向的回应。当今世界范围内,情境已成为时代话语,源自中国本土化的李吉林的从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正是与西方的情境认知在七十年代同时起步,而且又具有启迪潜能、熏陶感染的独特的,具有中国民族文化意韵的价值。中央教科所原所长朱小蔓教授认为:李吉林老师探索过程中种种生动的经验及其体现出的思想,恰恰是对当代人类教育中困惑和危机的回应。认为李吉林的探索,为我们在世界教育尖峰论坛上,争得了足可自豪的话语权。在香港、上海、北京,李吉林多次在国际性的教育学术论坛上,以一名小学教师的身份,宣读自己的学术论文,向世界发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声音,来自一线的实践的声音,同时也是有中国特色的,与世界教育潮流汇合的理论的声音。

李吉林老师境界高远,行为感人,她在大量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超越自己。她从不止步,与时俱进,将情境教育不断推向前进。她认为教师不仅是实践者更应该是思想者。几十年来,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寒暑假,充分利用节假日认真总结,把实践中的收获记录下来,她撰写了数百篇论文,出版了13本专著,编写1—12册小学语文补充教材。一篇篇论文,一本本长篇论著都是她独立完成,她的坚持,她的坚韧,她的不畏艰难可见一斑。她多次谢绝组织安排的疗养,20052006年更是先后放弃了去国外考察的机会,悉心研究教育。至今虽已是古稀之年,她仍孜孜以求,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途径,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