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书香校园>正文

给学生个性发展空间,让学生自由呼吸

发表时间:2011-11-10 阅读次数:7679 作者:黄艳

 

读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许多似曾相识的东西不断闪现在眼前,管理组织才华与塑造才华,以及开发课程与开发自己的准备与实践,发挥学生特长的亮点,把发挥学生的个性还给学生等等,不胜枚举,看后受益匪浅。

随着深读这本书,我的思绪渐趋明朗。我明白了学习的目的,不仅要学习别人的成果经验,更要在教学中有所创新,美术教育是体验没得教育的过程,也是学校深刻文化内涵式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回想自己的教学,回想教学中的一些细节,颇有感触。

一、美术教学用博大的胸怀去接受学生。

我们面对的是听障学生,更应该全面的关心爱护学生,如果一位老师与自己的学生没有心灵的契合、心灵的沟通,又怎会有成功的教育?我们是教师,我们是美的教育者,要用我们的真心和爱心去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乐于学习我们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和学习的目的。

教育需要一腔真爱,一份宽容,一份关爱和耐心细致的教育,针对这平实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其实,在教育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感叹学生的难教时,是否应该该想想我们对他们倾注了满腔爱吗?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是否能根据学生的情况更好地进行个别教学。说实话,这道理大家都懂,可真正我们去做时却不是那么容易,针对个别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更应该对一份关爱与指导,让他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当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我们是否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去解决,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接纳学生,你的心灵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作为教育者,李希贵老师确实按照自己探索的教育理念来进行着对学生的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的都感到自己重要”,也就是上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是李希贵老师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思想,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甚至热爱他们,就会有很大的成效。在特殊教育美术教学工作中,让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发挥。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才能使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真正自由呼吸的教育。

二、用反思的眼光去对待教改。 

李希贵以美术教学课程开发与开发自己的实践与改革为依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术教学改革的画卷,但最可贵的则是其中闪耀的人文思想的火花。因为他相信,“一项改革只要触及了教育的真谛,只要遵循了学生成长的规律,教育就为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教育中,他深刻反思了自己学生观的渐变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大师对话,从阅读中汲取养分的过程。正是一颗好学又善于深思的心灵,让他一步步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地融入自己的学生观中。他眼中的学生是天真可爱的,有灵性、有梦想的一群;他们会常常犯错,常常摔跟头,但在错误中成长、在摔倒后爬起来是他们必须学习的功课;他们的心灵美丽而稚嫩,需要我们去呵护、去理解;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渴望尊重、渴望认可、追求公平、追求自主的学习方式,而这些恰恰是美术教育得以萌芽的种子。他始终站在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经常思考教育应给学生留下什么?提倡民主从课堂开始,着力造就一个“选择的校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哪里闪光就打造哪里,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就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了成功,从而,满足了这些学生做一个好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中反思我们的教学评价办法,要坚持用多把尺子量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帮助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寻找失去的信心,走进学生心灵,鼓励他们从美术的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一切为了聋生,为了聋生的一切,美术教学更是从学生的是教学出发,因材施教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反思,让自己成为有思想,有个性的教育者,更好的体验到教育的成就感,找到作为教育者的幸福感、成就感,才会有更多的可能和学生一起自由呼吸,使教育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