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书香校园>正文

自由呼吸,快乐成长

发表时间:2011-11-02 阅读次数:7452 作者:程颖

 

新课改的脚步如春雷一般轰隆隆响过,席卷了神州大地。在一场又一场热烈的讨论中,我们从震撼、质疑到实践、反思、再实践、反思、总结-----如今,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渐入人心,然而当初探索的脚步却浸透着汗水和泪水,伴随着自我否定,自我蜕变的苦痛。如今,越来越多的走在教育之路上满怀希冀的教育者,继续着叩问教育真谛、教育灵魂的艰难旅程,不能不说是源自李希贵们的精神引领。

“自由呼吸”,多么生动的一个词,看到这个,马上就会想到蓝天、白云、花香、蝴蝶,同时又会想到日日夜夜在明亮的灯光下埋首苦读的那些孩子。之所以称其为“苦读”,是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所面对的是枯燥的、无趣的但又是不得不去掌握的知识。所以,“自由呼吸”这个词,很像是为学生摘掉了压在身上的大山,顿感轻松和自由。

沉重的负担甩掉了,该怎样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李希贵先生为我们做了积极的探索。他先从“没有老师的语文课”说起,为什么没有老师的语文课,考试成绩反而更好呢?语文老师的作用何在?面对这种尴尬的境地,李希贵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认真的反思,于是“ACT语文教改实验”应运而生,经过长时间的时间,最终形成了系统的“语文实验室计划”,在这项计划中,学生不再是枯坐与教师的木偶人,而是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一周两节语文科,四节阅读课,就算这两节语文课也不是必上的,如果你通过了课程检测,就可以带着自修卡离开教室,去自修室学习你感兴趣的内容,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生在这样大量的阅读中积累了知识,扩展了视野,提升了思维能力。

当然,他们的探索还不仅如此,李希贵带领老师们开发出了各类特色课程,将自主学生发挥到极致。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给了学生一个更大更开阔的学习舞台。例如“模拟法庭”“摄影协会”“小记者团”“生态考察小组”------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实验室。这些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更铸造了他们的品格,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意识。科学意识距离我们的孩子来说似乎是一个比较遥远的字眼,大家都知道,科学家是受人尊重的,然而科学家却是辛苦的,皓首穷经,孜孜不倦,夜以继日,才能有一些成果。比起歌星、影星来,他们的成功实在是一步一个脚印,用血和汗奋斗出来的。大多数家长似乎不愿意孩子选择这条路,因为那可能意味着一辈子的辛劳和无趣。可是长此以往,中华民族将如何自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一个人们都不把当科学家作为理想的时代,科学意识多么的稀缺、宝贵,然而李希贵的实验却带领孩子们走出浮华,将生活的触角伸向了脚踏实地、扎实苦干的科学领域,不能不说是他的一大成就。

最喜欢的还是他的校训——“为四十岁做准备”。四十岁,很遥远,但是如果没有20岁的积淀,何来四十岁的成功。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有四十岁的概念,那他的人生是否就更有目标性?为了四十岁,现在的我们到底该为我们身边这些特殊孩子准备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