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书香校园>正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发表时间:2011-09-30 阅读次数:2104 作者:张明宇

 

细细品读了李希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我被它深深吸引了。我参加工作的时间还很短,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时代发展到今日,处于一线的教师,到底缺什么呢?我一直在思索着。这几天,一口气读完了教育家李希贵的这本书,才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随时可以收获感动与幸福的道路上。

    本书中,李希贵老师强调,“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让我大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我才刚参加工作,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有时还不知道该如何拿捏尺度。究竟是做一个“严师”好呢?还是做一个“慈师”好呢?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教育就应该以爱为主,“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我应该牢记老师的教诲,用心去上好每一节课。其实,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才能发现他们的优点,也才能做到“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一个很简单的条件状语从句他就是不明白。你给他讲了又讲,可是同类型的题目换一换单词,马上又不会了。这难道是学生没有认真学习吗?当然不是!有的人对语言可能没有那么好的理解力,那么,这样的孩子就一无是处了吗?当然不是!他也许会在体育方面有天赋,也许会是个画家,更或者将来是个伟大的哲人呢!大家都听说过指挥家舟舟的故事。舟舟因为智力障碍,同龄的小朋友都不跟他玩。但是舟舟的爸爸妈妈没有放弃他,有了这样一些不会用尺子来衡量它的人们,让他的天赋得以发挥。

老师还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们的思维自由飞翔;在教学管理上让学生们自由呼吸。老师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但我觉得最珍贵的是老师爱学习、爱读书,并且善于自我反思。正如她所言:“长期以来,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阅读、涵咏、感悟和体验,水平便不可能提高。”我想,这也是我们新一代教师们最缺乏的品质。在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在无数次错误和失败中摸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大师对话,从中汲取养分的过程。我们都应始终保持一颗好学又深思的心灵,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感悟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动。

边读书,边让我佩服起老师来。我想,如果我能够做一名老师的学生那肯定是很幸福的,因为可以自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