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普校教学时常常看到一些学生为了应付完成老师的作文,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东拼西凑,最终以假话、空话、大话连篇来完成一篇作文,学生自己读来都感觉乏味,老师读之更是无滋无味,着实令人头疼。来到特教后读了一些孩子的“文章”,更是让我感到作文教学之艰难,普校学生作文的通病有之,有的学生三言两语算是完成一篇作文,有的文章洋洋洒洒篇幅不短,可看后感觉还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对此我也曾作思考,做了一点尝试。
我认为作文教学一定教会学生要取材于真实的生活,这是写作之本。生活是真实的,作文就应该真实的表现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让学生明白他们的作文一定要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学校家庭社会中任何一个真实的生活细节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探究写作之源。如一次上早课时,如往常一样我打开电脑,准备使用电子白板,可不知为何白板就是不显示任何东西,我查找原因未果,而此时班上一位男生W同学主动上前帮我解决了问题,我表扬了W同学,也许这事到此就可以结束,但我一想孩子们不是说作文无话可写吗?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真实的写作素材嘛,我借机让学生做一个动作描写的片段练习,先提出简单的要求,让学生说出W同学维修电脑的一系列动作,再补充他的神态描写(此时要求他们既要写实又可加上自己的想象),写到这学生还是停留在自己看到的,然后我又趁热打铁适时询问学生从刚才W同学主动帮老师维修电脑这一幕你们了解到他什么品质?此时的学生有话可说了,且一语中的,齐赞W同学具有怎样怎样的好品质,到这学生要说的该说的差不多了,我要求他们把今天看到的、说到的、想到的写到自己的练笔本中,题目自拟,又强调了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突出描写,一次习作暂告一段落。课后交上来的练笔比他们以往的认真了许多、充实了许多、提高了很多,学生进步了。第二次的习作我先表扬了学生可喜的进步,然后我又问:你们认为片段练习中的W同学这样写是否全面?我话刚出口,几个孩子就围绕W同学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说开了,有说W同学怎么样带病参加体育节为班级争光,有说W同学怎么样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还主动帮同学,有说W同学数学成绩优异等等,当然还有的孩子也毫不留情地指出W同学在学习上有重理轻文的倾向等等,如同开了一个W同学的现场总结会,孩子们下笔言之有物了,终于一个现实版的、有血有肉的W同学就这样真实的再现在学生文章中,同学们不仅各有侧重写出了他们眼中真实的W同学方方面面,而且也写出了自己最想对W同学说的话。这时的文章不再是假大空的堆砌了。有了这次写作经历,学生也认识到真实的素材就来源于他们的身边,来源于他们的生活,生活是他们写作的第一手材料,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
让学生在作文中写真话,抒真情——我们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