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学之声>教育科研>正文

课题赋能助成长,笃行致远奔新程——青岛市中心聋校举行市级课题论证会

发表时间:2024-12-30 阅读次数:85 作者:青岛市中心聋校

 携一缕“冬”风,赴一场智慧之约;拨开一团教育的迷雾,开启一场科研之旅。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近日,我校进行了青岛市市级课题论证会。本次会议由夏晓雨老师主持,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思硕主任、青岛大学张黎副教授两位专家莅临指导,耿晓丽副校长及课题组相关全体成员参会。

 本次课题论证会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青岛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023年度课题中期汇报。耿晓丽副校长作为《转型时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逻辑及改革路径研究》课题主持人,从课题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展示了课题组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所创建的特色模式和具体措施。此外,耿校长还提出了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计划进行了阐述。

 两位专家对课题的中期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的评议与论证,对课题研究的价值及其实践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强调了量化材料在评估培训成效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导课题组进一步找准课题研究的“靶点”,明晰课题研究思路,为后续课题研究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持。

 第二部分为青岛市教育学会2023年度课题结题汇报。青岛市教育学会行知项目课题主持人高月主任和兰坤老师分别进行《基于个别化教育理念的聋校数学生本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和《家校社协同视域下提升听障学生劳动素养的研究》的结题汇报。高主任通过课题实践案例强调了个性化教育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兰老师则侧重于阐述家校社协同模式如何有效促进听障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观念的培养。两位专家在认真听取了汇报之后,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这些完善意见对于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课题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耿晓丽副校长进行总结发言,并对专家们的精心指导表示了感谢。她指出教科研工作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要求各课题组成员要将研究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确保课题研究高质量结题。

 深耕细耘结硕果,笃行深思谱华章。数据与思考交织,实践同理论碰撞,铸就此刻坚实步伐。相信在专家的精准指导下,各课题组将会以此为契机,凝心聚力,不断优化研究成果,持续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全面推进课题的更深层次开展,努力为我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撰稿:夏晓雨

摄影:孙广毅

供稿:全纳中心

审核:耿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