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中心聋校青年教师读书会第二小组进行了深化特殊教育知识点分享,共促特殊教育实用化、创新与探索的分享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借助书籍的滋养,助力我校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并强化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同时为他们搭建充满活力、高效互动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交流平台。
在活动中,组内每位教师均满怀热情,积极参与,他们就特殊教育领域的核心知识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并结合我校转型教学配以精彩纷呈的分享。
在活动中,张云姝老师担任了主要发言人的角色。她回顾了自己从涉足听障教育的服装设计领域到担任孤独症班主任的这12年职业生涯,详细阐述了如何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巧妙地转化为实际教学中的有效策略。特别是在面对孤独症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时,张云姝老师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她分享了自己在孤独症教学领域的实践探索,涵盖了课程设置的个性化调整、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新,以及评估体系的科学构建等多个方面。她强调,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后,刚入职的尚杨礽与杨松铭两位青年教师,聚焦于PRT(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即关键性反应训练)的具体应用实践与青春期自闭症患者的特征,进行了精炼而富有深度的分享。他们的分享内容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在场教师们的专业视野,更如同一股清新的风,激发了大家对特殊教育方法的深刻反思与积极探索。
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们汇聚了诸多特殊教育领域的核心知识点,如循证实践的科学应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的巧妙运用、多感官教学法的独特魅力,以及教师针对班级中学生异常行为所采取的矫正技巧训练等。这些内容的交流与碰撞,不仅展现了青年教师们所具备的深厚专业素养,更凸显了他们勇于探索未知、持续创新教学方法、乐于资源共享的宝贵精神。
此次分享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与经验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与智慧的火花碰撞,为青年教师们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特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
撰稿:王荣辉
供稿: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