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学之声>教育科研>正文

聚焦关键问题,探讨有效方法——青岛市中心聋校孤独症教研会

发表时间:2023-11-06 阅读次数:260 作者:青岛市中心聋校

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孤独症学科教学的整体水平,11月2日,青岛市中心聋校孤独症教研组在研训中心开展教研会议,会议由孤独症教研组长王丹丹老师主持,孤独症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刘旭东教授、BCBA贺曦老师、全纳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李鑫和孤独症学段全体任课老师参加会议。

首先,贺老师以ZZY的评估报告为例展开解读。结合与任课老师的访谈结果和对学生的直接观察,针对其言语和语言技能、学业技能,运动技能,精细技能、适应性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评估,其中包括:适应性行为评估、作息本位评估、VB-MAPP 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普通学校特需学生学业能力评估、运动能力评估以及精细能力评估。依据评估结果,贺老师与大家共同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校园的适应性行为及其个人能力展开充分讨论,从而动态调整学生的一日行程,完善后期教学计划,使其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

其次,贺老师针对在集体课上的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建议,第一要在教学中加入至少50%的集体指令、集体问答,集体指令的设立要考虑所有儿童,适应所有儿童的水平,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课堂参与性。第二,部分个人指令可以以点名、随机的方式进行,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第三,核心问题要占比不低于20%,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随时注意学生动机,提高课堂关注度。

之后,大家同贺老师交流ASD融合教育案例,借助青岛市中心聋校的独特优势展开融合教育活动,在融合环境中重点关注ASD学生的问题行为、自理技能、课堂常规、参与课堂的基本技能、社交技能以及学业技能等。

最后,刘旭东教授根据案例情况适当点评并指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程、教学以及评估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动态调整,教师们要在教学中做好笔记,记录问题,思考问题,用案例讲述问题。在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例如如何处理问题行为,展开专题研讨,多从预防的角度出发,从而以塑造良好行为替代问题行为。

本次活动开拓了青岛市中心聋校孤独症教学工作思路,探索了融合教育的高效课堂,相信全体参会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钻研孤独症教学相关策略,帮助每个孩子更加快乐地成长。


撰稿:高倩

供稿:全纳中心

审核:耿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