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学期的黄金时段,专业组教师潜心课堂研究,在不同学段进行灵动的教学实践,追求课堂实效。
聋校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术书法教师们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通常,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们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有效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教师互动交流,使学生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中。
小学美术老师的“百宝箱”:别看它身材小,但肚量大,是美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帮手。
专业组在小学任教的老师们在课前就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为课堂上启发学生的思维做好充分的准备。新颖的导课往往能出奇制胜,这样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强化他们的感知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结合相关课程的知识内容和美术元素,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在美术课中,制造出“新鲜“的氛围。
崔欣老师的课前准备及制作的范本
黄艳老师进行写意国画山水的示范
书法王红老师课前为每位学生示范出书写过程
小学美术老师们亲和力超强,在课堂上即提倡学生们大胆、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探索,让他们主动地分析、比较、动脑、动手实践,表达自己的见解,寻找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又适当引进竞争机制,如“看谁想法妙”、“谁的想法更精彩”,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且尊重学生,鼓励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新,寻找新点子。低年级学生绘画的兴趣很高,且画得很快,容易有画不好的地方。出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动手给学生修改。因为教师的修改失去了学生原有的天真与稚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发挥和智力的发展,导致原本属于学生们自己的感觉、领悟和表现被替代。
老师们在课堂上实施“一生一案”个别化指导
老师们在看课堂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心理感受,让其自由发展。既可以指引学生观察实物,也可以指引学生进行一些抽象的构图和表达,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活动,自由发挥想象,在随意的推进中建立了画面的“形式王国”。扎实落实“一生一案”的实施,老师们既细心,又有爱心,引领孩子们感受美术的特殊魅力。
课程结束时,老师们总能对于学生的学习作业作出积极评价,多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意见,对孩子绘画作品表现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会让学生们有认同感,比如“很好”、“你真棒”、“你一定能行”等等,极大鼓舞了孩子的积极性。看见微小的闪光之处都及时鼓励表扬,重视学生美术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独立存在的意义。
《有效教学的理念》中提到,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但是在聋校,是实实在在的“教师虽然辛苦、学生乐而肯学”。老师们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听障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关注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是否有收获。
专业组的美术老师和书法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认识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有效的学习过程,通过和谐的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到美的环境,插上美的翅膀,实现美的创造。
撰稿:延文洁
供稿:教务处
审核:耿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