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级教研活动学习记录表
发表时间:2021-12-20 阅读次数:2667 作者:米伟
青岛市中心聋校
外派区市级教研活动学习记录表
姓名
|
米伟
|
时间
|
2021.12.17
|
组别
|
理科组
|
地点
|
钉钉线上
|
主题
|
青岛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公开课暨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传统文化与道德法治课程的融合研究”暨议题式教学研讨
|
学 习 记 录
|
一、听课:市公开课
课题:《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授课人:孙致彬(青岛第三十一中学)
二、经验交流
1.题目:《心理学知识在道德与法治学法指导中的应用研究》
发言人:苗福蔚(山东省青岛第四十九中学)
2.题目:《润物细无声,用传统文化点亮道德与法治课堂》
发言人:张佩文(青岛市市市南区琴岛学校)
3.题目:《选课走班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路径初探》
发言人:刘奕瑶(青岛实验学校)
4.题目:《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思考——以<创新永无止境>为例》
发言人:孙菲菲(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
三、教学反思发言人:孙志彬(青岛第三十一中学)
四、现场评课
五、会议总结:徐开颜(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收 获 反 思
|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受益很深。在素质教育全面深化,德育教育日益凸显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强化和突出心理学的重要性,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职责。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巧妙地渗透心理学教育,充分利用本学科实践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实现心理学与学科知识的有效结合,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不断地促成学生综合性智慧的飞跃,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最大的发展和进步,充分发挥出本学科的优势,增强学生道德底蕴和人文素养,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从精神以及情感两个层次加强对学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断地渗透人文素养教育,有效地加强对学生责任感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初中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文素养基础。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能够有效地落实人文素养教育,就需要将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各个环节中,进而保证人文素养教育能够有效地落实,促进课堂教学水平以及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初中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积极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对学生感情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地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