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12月6日下午,青岛市中心聋校杜明霞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暨青岛市教科院教师《手语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开题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刘本部校长、兰淑文主席、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及部分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工作室的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杜明霞老师介绍了工作室的活动安排,并指出将通过工作室活动,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名师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促进青年骨干教师迅速稳步的成长,有效提升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壮大学校的名师队伍,为学校发展增添动力。
启动仪式结束后,工作室进行了第一次活动暨《手语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青岛市十三五教师课题的开题仪式。课题主持人杜明霞老师做了课题开题报告,详细阐述了该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诠释了课题的理论价值,拟定了课题实施的基本步骤,制定了研究措施、任务分工等,尤其对该课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明确的规划,提出了不同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新思路。虽然明知课题研究和资料采集的艰巨性,但仍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预设了预期成果。课题组成员本着时不我待的精神,纷纷表示将全力投入、认真研究,为提高与学生对话的有效性和课堂效度最大化而努力。
活动现场,与会领导、参与老师们就手语的地域性特点、手语教与学的经验、新版通用手语的优缺点、手语沟通的理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杜明霞老师还表示,作为一名接近天命之年的老教师,感谢学校提供舞台助力新的增长点,彻底摒弃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持续发光发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并在此过程中,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帮助青年教师优质快速成长。
学校肯定了该课题在聋校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及操作方式,老师们也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必将进一步规范我校课堂手语教学,不断提高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希望可以借鉴该课题的思路,为自己任教的学科授课做一些尝试和改进。
至此,我校本年度申请立项的2018年中国教育学会国家级“十三五”课题《基于个别化教育理念的聋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山东省教科院一般规划课题《融合教育背景下聋校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规划课题《聋校“一生一案”典型案例研究》、两个青岛市教育学会雁阵项目《听障教学中“一生一案”实践模式的建构研究》、《聋校职业中专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两个青岛市2018年教师个人专项课题《班级授课制条件下聋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生一案”的探究与实践》和《手语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都已全面完成开题论证。希望各个课题组依托教研组、名师工作室、青年读书班等平台,将课题研究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