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正文

《落叶》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18-12-06 阅读次数:1933 作者:苏效收


《落叶》教学反思



职专组   苏效收    11月)



 



贾平凹先生的《落叶》,是青岛市中心聋校职专部的校本教材,我们把它放进了第二册,也正好是秋季学习,学生可以充分观察校园内法国梧桐的落叶。



一、    
课前准备。



我带领学生来到操场,观察深秋法桐的样子。树叶落光了,只有干褐色的枝条,满地是落叶,随着风打着旋儿。我让学生每人捡起一片落叶,仔细观察,同时回忆说一说,春夏时候的法桐是什么样子。学生议论纷纷,这样为上课准备好了材料,酝酿了感情,做好了铺垫。



针对学生阅读能力薄弱,认识词语少,理解力不足的特点。我提前布置了预习内容,让学生合作学习,同时通过个别好同学(如耿春玲)的帮扶,查阅工具书,完成基本的阅读训练。



要求同学积累以下词语,做到: 会读,会写,理解意思。



姿态  嫉妒   憧憬  寒伧  残酷   轮廓  醒悟    敬仰     翩翩起舞



仔细阅读课文3遍,从课文中找句子。



1、            
课文是怎样描写春天法桐的叶子?请划出来。



2、            
课文怎样描写深秋的法桐?请划出来。



3、            
“新叶”和“落叶”比较,作者有哪些想法?



4、            
作者从“法桐的生长”醒悟了什么?



5、            
作者为什么最后敬仰起法桐来?



预习布置这些思考题,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他们筛选课文主要信息的能力。因为四五名同学预读能力几乎是零,他们全靠班级的四五名同学帮助,才可以照猫画虎。



我收取了同学的作业,批改后交给同学,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分层次教学。对基础薄弱的同学,就是要求会读,知道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对四五名较好的同学,要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学习法桐成长并成材的品质。



二、    
课内互动。



    课前做好了一些铺垫,上课就是和学生互动,根据学情,随时调整。



首先是阅读阶段,学生认字能力欠缺,借着预习查字典,一些重点词语的读音都解决了,反复纠正和诵读下列词语:



“憧憬”、“嫉妒”、“寒伧”、“翩翩” “轮廓”、“叶柄”。



其次老师和学生彼此问答,理解词语的意思,看看课文中是如何应用的,要找到运用这个词语那一句话,划出来,体会词语的含义。我很多时候需要肢体的表演,让学会领悟,像“翩翩”这个词,我就在课堂翩翩起舞,学生哈哈大笑,肢体动作教学也是很直观的。



再就是利用我们捡起的“落叶”,做直观教具。



让学生在黑板划出手中落叶外形,告诉同学,这就是“落叶”轮廓,学生点头笑了,知道了“轮廓”的含义。我记得给上一届学生讲授这一课,通过PPT展示这个词的意思,学生仅仅是抄记下来,即使我用了很多力气解释“轮廓”,学生还是不清楚概念,这个词以也是不了了之。



今天学生拿着手中的“落叶”,摁在黑板上,自己用粉笔画出了轮廓。我指着学生划出的叶子的轮廓说:这就是“轮廓”!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纷纷点头。讲到“叶柄”也是让学生观察叶子的把柄,看见了“叶柄”这个词语。尤其是“脉络”,我让学生观察叶子的纹理,同学仔细观看,并在黑板比着画出了叶子的纹理. 这个时候同学们真的认识了“脉络”,我立马让同学伸出自己的手背,观察血管的脉络,学生也是心领神会,笑意盈盈,这样,课内的词语,就真的“活”了,成了学生可看,可摸的物体。这对聋生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的优势就是观看。



    通过互动,全班学生动起来,把课文的主要信息划出来了。这就为分析课文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攻克难关。



《落叶》的难点就是如何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生命的轮回,是一道哲学命题。聋生很难突破这个坎,必须降低难度,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突破这一个个难关。



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我就逐步带领学生突破预先设置三个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



作者把“落叶”和“新叶”进行了比较,想到了什么?你能说说吗?



学生可以找到以下句子:



“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的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悠悠欢乐过”的光景是什么?



让学生回答。就是第一段描写的内容,那里描写了“法桐的美妙姿势”,住着鸟夫妻,连我也嫉妒这美好的光景了。大家一起读第一段,一起体会“绿的快乐”。



“寂寂地掉落”什么意思?



让学生体会深秋时候,法桐的样子。找出来,一起齐读:



“法桐就消瘦起来,寒碜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峋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在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的断了下来。”



这样全体学生感觉到了两种光景,基础薄弱的同学知道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水平稍好的同学,可以进行深入的思考了。



水到渠成,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我忽然醒悟都了”,作者醒悟了什么?



      “醒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明确这个词语的意思是“醒了并明白了。”然后一起从书本上找作者醒悟的内容:



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它的存在。



这段文字学生可以找出来,但是学生不甚理解,一个是难点“哲学命题”,一个难点是“世间万物的存在。”



 我先引导引导学生理解“欢乐的来到”是的什么?学生思考交流,说的是春天法桐的生长。



“欢乐的归去”又是指什么?学生彼此交流后,回答是法桐的落叶。



老师指导总结:就是这样生命轮回中,法桐一天天长大了。联系我们的人生,老我们也该欢欢乐乐的成长;到老了,也可以欢乐的死去,世间的万物都是这样的,有生有死,有来有去。这就是一道“哲学命题”,这道哲学命题就是对人生和天地万物的思考。



点到为止,基本突破了这俩难关。学生悟一点即可,再多就无意了,学生也不理解了。



最后我抛出第三个问题:



“我为什么敬仰起法桐来?”



我问:“敬仰”是什么意思?观察全班,大多数同学仅仅是打出了“尊重”的手语。我继续等待,看看哪位同学能够全面理解,同学们交头接耳,你看我我看你,思维停止了。这时候,李京玉打出了“向上看的”手语。我对他伸出大拇指,然后说“敬仰”就是:“尊敬并仰望”。接着进行引导,一颗普通的法桐让作者尊敬仰望,它的那些特点打动了作者的心坎?



 学生阅读后一起找出下面文字:



“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和学生一起探讨“怎样才可以成材?”  找出关键条件性词语:渴望新生、不停滞、不老化。



结果:成材。



最后联系到生活:“同学们,你们从法桐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也是紧紧扣住文章的结尾,把文章的主旨升华了,也知道自己要长大,要成材,要经历美好的春天,也要经历萧条的夏天,这就是生命的运动,天地万物都是如此。



课后小结:



《落叶》一课,课堂比较流畅。针对学情,我做了铺垫,课中紧紧抓住春天和秋天叶子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最后突破难点。由于职专学生基础薄弱,知、认识有限,思维扁平,我只能因材施教,精心准备,抓住难点,互动突破。这就是我教授《落叶》的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