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正文

反思,助力成长

发表时间:2018-11-29 阅读次数:1221 作者:薛娜

    近两个月的相处,让我对所教的学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也在积极思考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以下是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发现、思考和总结出的几个点:

1、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是这种习惯的力量转化成一种能力。我所教的两个班级里大部分是从外校转来的,学习习惯与本校有差异或者基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慢慢地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做笔记的习惯。我们大部分的学生是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的,一般就只会用眼睛看,学过的知识很容易忘。而如果帮他们养成了记笔记、翻阅笔记的习惯,那通过不间断的复习,学生就不会那么容易忘了。

2、课堂上及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可很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课后作业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作业本身复习巩固、检验学生掌握程度的作用。聋生在写抄写类的作业时,基本不思考、不记忆,所以老师要巧妙地设计一些需要动脑思考的作业,同时要求学生之间禁止抄袭作业,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请同学帮忙讲解,然后独立完成。

3、给予能力弱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帮助。班里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能力强的能够主动学习,稍强一点的需要老师的督促,再弱一点的需要老师同学多帮助,再弱的可能连老师的话都难理解。再面对这些弱的学生时,着急是没有用的,必须耐下心来给他们一点一点的解释、讲解。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一番细致的讲解,他们基本能够理解你的意思。毫无疑问,他们就是被牵着去散步的蜗牛了,我们能做的恐怕只有慢一点了。

4、尽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新知识。循序渐近地锻炼学生合作探究、勤于思考的能力。

5、将课本知识多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即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记忆知识。

6、学生的视觉输入较多,但对输入的知识的理解不足,而且输出能力也很弱。采取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输出能力,在对输出的结果进行反馈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以上通过教学实践观察出的问题及思考出的经验需要再落实回教学中去,再次在实践中修正这些经验,经过一个反复的过程才有可能适应于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帮助他们成长。愿老师思考的种子能在教学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最终在学生之中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甜的果。

薛娜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