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正文

高一二班新生初体验

发表时间:2018-11-26 阅读次数:948 作者:袁瑛


开学接了一个新班,本班现有学生16名,其中4人来自我校,余下的12人全部来自外校。



我班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有随班就读多年,在初中实在待不下去了的,也有配了人工耳蜗后,两三年没上过学,在家里一对一学习的。还有初中毕业后在家赋闲一年再来考高中的学生。



     我将班级成员分为四组,四人一组,向领导老师们汇报一下班级情况。



我班有四个曾经随班就读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说话真好啊,和老师语言交流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呀。思维也较为活跃,上课时反应比较积极。虽然说得好,但其实他们的学习基础不一定就很牢固。请老师们看一下这是其中一个班就读学生的拼音情况。短短的一段话竟然有  处错误。这是另一个学生的情况,不同的两个wei字,却都是一样的错误。这些能听见的学生尚且如此,其他学生可想而知。



让学生自己录入家庭地址,有一半多的孩子不会,甚至还有连自己母亲名字都不知道怎么拼写的情况。当时十分想要把这个过程录下来,几次掏出了手机,打开了录像,又几次放下了,看着孩子满头大汗,认真查字典的样子,我真的不忍心再伤害她的自尊心。



这些随班就读的学生还因为在普校长时间没有人管,普遍存在学习习惯不好的现象。上课听课没有专注力,以往的老师不关注他们,他们也不好好听讲,久而久之自己仿佛变成了课堂上的局外人。按说他们能听见,应该是最不用提醒的学生,但每次上课都要提示他们,不要走神看老师。这些孩子还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说的巴巴的,真正让他们写下来有时另一回事儿了,要不然就是不敢写,要不然就是简简单单的写一句,将口语变成书面语的能力较差。



另外,他们的字迹潦草,以前几乎没有老师给他们批过作业,他们的成绩也不作为班级总成绩,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要求特别低。一开始每天老师问他们要作业,他们都很奇怪。



接下来的B组同学,因以往的母校管理比较松懈,进入我校高中后不适应高中紧张忙碌的学习节奏,特别是上课时他们的反应比较被动,他们说以前学校每个学期背两次,现在为什么天天都有作业,天天都要背呢?和他们交流学习情况,他们纷纷表示,老师们的手语看不懂,这是正常现象,以往几届学生也都发生过,各地手语就像各地的方言一样。但时间一长,我去就发现了新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所打手语的动作不同而产生的误解,而是有些高级一些的词语,孩子们根本就不知道。举个例子:顺序一词,我想在我校小学阶段肯定已经讲过了,但我班有一半的学生不懂,他们告诉我以往的老师们不会打手语说:排句子顺序,而是用最简单的词,排一排句子。类似的词语还有感悟就是想一想,表达就是说一说。因此,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给学生们讲解这些教学常用词语的含义,还花费了很多时间统一手语,深入谈话的时候才去笔谈。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C组学生入校的成绩普遍较差,其中也有单亲家庭,他们来了学校总有一种不自信,脸上没有笑模样,憋憋屈屈,所有的情绪表情都很漠然,总有一种往里收的感觉。有的孩子说:自己不愿意上高中,家里没有爸爸了,妈妈说我必须上大学去,这样家里才有光荣。有的学生说,我最大的愿望不是考大学而是我爸妈能复婚。有的学生说,上高中太难,脑子要爆炸了,对于这样的孩子要给他们减压,让他们悦纳自己,接受现实,接受自己家庭情况,在平时讲课时也注意不过多的纠缠父爱母爱,家庭圆满这样的问题,给他们情感上的缓冲,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对于学习水平,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慢慢的辅导帮助,让其有所进步。



D组学生都是从我校升入高中的学生,他们适应的都相对较好。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较好。



与家长的沟通中,也能感受到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甚高,存在盲目自信和盲目迷信的思想。



有的家长说,我孩子在原来的学校是第一第二名,那怎么到了你们学校就落后了呢?就考了30多分,简直不可能,以前在当地的学校每次考试都是90分以上呢,俺孩子不可能考这么低的分数。



还有的家长说:我孩子已经花了20多万配上了人工耳蜗,就一定要考上最好的大学,你们学校教学水平高,去了就能考上,我们配了人工耳蜗的学生要求考一流大学。



而大部分的家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袁老师,孩子就拜托你了,我们不会手语,不会和孩子沟通,现在学的难了,也教育不了他了,就只能全权拜托你了,你多费心了。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合理利用微信平台,加强与家长们的联系。我把每门功课的成绩都发在群里,还把每次考试的卷子都单独发给家长,这是国庆节以前的语文卷子和数学卷子。让家长明确自己孩子的学习水平,合理调整高考目标,也减轻因过分追求太高的目标而对孩子的压力。非常明确的给家长布置任务,及时与家长打电话沟通,我还把与学生笔谈的图片发给学生让他们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真实想法。也让不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都动起来,关心孩子的第一步是了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