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对外交流>融合活动>正文

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家长培训

发表时间:2013-09-20 阅读次数:8258

时间:2013920

地点:雨润班教室

主题:随班就读儿童语言发展影响因素

内容:

1、家长交流孩子语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小结:

经了解,这几位随班就读的幼儿在进入普小或普幼后,语言发展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丰富了。有两个就读小学的聋儿语言发展比较好,家长交流康复经验,其中,都一致认同良好的语言环境的重要性。

老师也再次基础上进行了培训,知道家长语言的发展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语言环境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要让幼儿听觉、语言发展的更好,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

附件:教师指导随班就读家长内容

影响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聋儿接受语训以后,其语言的质量及其发展情况取决于诸多因素,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 聋儿自身因素

2、 家庭环境因素

3、 早期干预情况

一、聋儿自身因素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条影响因素“聋儿的自身因素”。这一影响因素包含以下几点:(1)听力损失的程度(2)听力损失开始的年龄(3)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及智力水平。

首先来看第一点听力损失的程度,聋儿本身的听力损失程度对他今后的康复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一名聋儿听力损失在80~90dB之间,而另一名聋儿则在120dB以上,那么,前者的康复效果和时间一般都比后者要好要快。

听力损失开始的年龄”听力损失开始的年龄不等于发现听力损失的年龄。以两种情况举例说明,一种是先天听力损失;一种是出生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听力损失。也许这两个孩子发现听力损失的时间都在四岁,但这两者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前者从出生到发现时的言语积累是零;后者由于造成损失的时间不详他的言语积累可能是零也有可能是大于零。在聋儿言语康复训练过程中,以往的康复案例中可以发现,前者比后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要多,康复训练的难度也较大。因此,语言能力与耳聋发生的时间有密切关系,耳聋发生时间越早,对聋儿语言的影响就越大。

当然,康复效果的好和快,还要取决于孩子自身的智力水平因素。由于语言与思维和智力有关,如果聋儿存在一定的智力障碍,那么也会影响聋儿语言的发展

二、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孩子每天在家的时间超过2/3,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环境因素包含:(1)家长的心理素质(2)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4)良好的亲子关系(5)对待聋儿语训的态度。

1、家长的心理素质

由于孩子在听力上有障碍,大多数家长存在“补偿”心理,认为孩子听力方面不足,在物质等其它方面应尽最大程度满足孩子;还有一部分家长有逃避心理,不想让别人知道孩子使用助听设备,用头发遮挡助听设备或不愿出门,使得孩子在封闭的环境中长大,变得胆小、敏感、自私多疑,缺乏与外界的接触,不仅语言水平没有进步与提高,身心发展也受到影响。      

2、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聋儿的态度直接关系着聋儿康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大多数聋儿家长十分关心孩子的成长,但是部分家长在语训过程中急于求成,并未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条件和听觉补偿情况。在语训的过程中与有孩子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部分家长对待孩子态度冷漠,甚至施加暴力。     

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很容易走向极端。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不注重质量的提高;说话时语法关系混乱,语言罗嗦,速度过快,不管孩子是否听懂;找老师上单训课,认为只有通过单训,孩子才能说得很好;注重书面表达,轻视口语,只是死记硬背。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不仅在语言发展上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

4、 良好的亲子关系      

对于年轻的聋儿家长来说,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全家生活来源的保障,更是孩子学习教育的保障。但是由于工作忙碌及体力精力的局限,家长对孩子或多或少地缺乏耐心与恒心,忽视孩子的语言训练;有的聋儿不能与家长朝夕相处,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而亲子关系是聋儿语言发展关键期的重要因素。家庭康复与学校康复在聋儿康复过程中骑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家庭康复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5、对待聋儿语训的态度

聋儿的语言康复训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家长不仅有爱心、耐心,而且更要有恒心。但是,不少家长存在错误观念。有些家长的普遍想法是等孩子到了适龄阶段就上聋校,不认为孩子会说话很重要,也不愿意付出辛苦的劳动。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使用助听设备后自然就会说话了,不需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这些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语言康复训练的进程和效果。

三、早期干预实施情况

聋儿语训讲究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发现、早诊断比较容易理解。今天我着重讲一下聋儿语训中的早干预,主要包括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及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

1、 聋儿的言语康复训练包含两方面,学校康复和家庭康复,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聋儿和听力正常儿童形成发展语言的条件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正常儿童可以通过自然途径学习语言,而聋儿只有通过特殊的训练才能形成完整的语言。聋儿学习运用语言是一种较复杂的过程,并不像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孩子戴上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就能够听到声音,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以自然习得的方式语言。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的孩子们在学习说话之前要经历呼吸训练、听觉训练。

2、听觉学习遵循听觉发育过程和规律,即听觉对声音认识的八个阶段或层次:

1、听觉察知  人耳对声音反应的一种本能,如感知声音的有无能力。

2、听觉注意  对声音发生注意力,懂得有意识去“听”。

3、听觉定位  辨别声源方向,知道声源位置。

4、听觉识别  区别各种声音异同的能力。

5、听觉记忆  在听觉识别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对声音信号及其含义的同时记忆,如知道某东西会发出怎样的声音等。

6、听觉选择  在两种以上声音或环境声中,辨别与选择听取自己所希望听到的声音的能力。

7、听觉反馈  在发音说话时,无意识地通过听觉进行自我调整发音状态的过程,以使发出的声音保持悦耳、清晰。

8、听觉概念  在上述阶段的基础上,经过大脑思维活动,对声音信号本质的认识,不但听到听清了,而且听懂了,并通过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     

聋儿听觉补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听到;一种是听到、听清。从字面意思我们不难理解两者的区别,下面我将通过两段视频,让大家直观感受一下。(观看录像视频)

随班就读家长咨询记录

家长:我们孩子目前评估的结果怎么样?

答:孩子现在评估的结果还不错,比上次评估结果好了很多。你平常交流应该也能感觉出来吧,现在孩子说话比原来又好了。

家长:对,我现在好像能听懂更多的他说的话了。那我们现在还需要注意什么?

答:基本上还是跟原来一样,听还是要继续训练,然后一定给孩子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多跟孩子说话,碰到孩子不熟悉的一定要告诉孩子,并且让他说说那是什么,以后再见到的时候也要问问,不能学过一次就算了,还要随时问,这样孩子才能记住,不会忘。

家长:好,我在家注意给他复习。

答:还要记住一定要根据个训录音给孩子复习,不然形不成一个反复的强化记忆,孩子就忘了,学过的一定要复习巩固,包括他在正常幼儿园学的也一定每天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