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杜郎口教学模式,书中进行了详尽的阐述:1、草根描述:“10+35”模式。即教师10分钟,学生35分钟。课堂上师生充分合作,学生小组参与。其必须体现的特点是: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学生快乐地学习;学生能够使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专家描述:“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课堂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操作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给我的突出感受是,孩子们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有血有肉的个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每个人都有一种活跃的思维,自主参与和表现自我的强烈意识,不同的意见可以自由的发表,不同的个性可以得到张扬,令人感到这里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生命是千姿百态的,生命是有潜能的,生命是有活力的,生命是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只要让生命释放出潜能,只要让生命充满活力,就会让生命充满成就感、幸福感,厌学就会变为乐学,负担就会转化为轻松。
对于我们的听障孩子而言,我觉得他们在学习上缺乏的还是一种持久的动力,因而导致他们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自觉性不够。杜郎口的经验引起了我的思索,怎样让学生自主地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快乐地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我把班里的9名同学分成三个学习小组,每组一个组长,每天的预习任务、课堂的讨论由组长带领,组员共同研究,由全班同学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量化后展示在后黑板上。这个做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内成员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特别是组长能主动帮助、督促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但如何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转化成持久的动力仍是需要努力探讨和钻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