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为何易致病
寒冬腊月,每当气温骤降时,许多疾病会大大增加,诸如流行性感冒的迅速传播,慢性气管炎和肺心病患者的症状加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病情加重,肝硬化所致的食道静脉出血的发生,高血压病人因血压升高诱发心肌梗塞和中风,甚至发生“猝死”等等。
天气寒冷导致以上情况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由于气温的降低和气压的升高,可导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引起毛细血管的阻力加大,这于循环系统的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等都极为不利。
2、气候寒冷可使血液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血沉加快,血凝时间缩短,血液粘性增大等等。这些都是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故患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硬化者的死亡率在冬季较高。
3、寒冷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毛细血管也可能发生硬化,甚至造成小动脉持续痉挛,这与脑溢血和脑栓塞的发作关系甚大。
4、严寒所致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内分泌机能失调,可引起免疫反应的异常,如免疫球蛋白减少,自体免疫反应增强等,常诱发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5、寒冷的刺激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这与溃疡的发病有重要关系,胃的迷走神经反射可使胃酸分泌过多,同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胃及十二指肠粘膜血管痉挛,使其抗酸能力大大减弱,促使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受酸性消化液的侵蚀而形成溃疡。
6、天寒使得随皮肤出汗排除的代谢废物减少,因而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尿毒症等泌尿系统疾患发生死亡者多出现于冬季。
因此,体质虚弱和患有上述疾病得人应重视冬季养生,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妥善治疗有关疾病,注重心理保健,科学安排衣食住行,亦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补药。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冬、春季节发病较多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内,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时喷出的飞沫,被健康人吸入体内,就容易的病,接触了病人用过的毛巾、食具等,也可以间接受到传染。由于“流感”的特点是起病急,发病率高,因而一旦流行,往往会造成一家,一个班级,甚至更多得人受传染,结果会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而且影响学校工作的进行,因此,必须积极预防。
“流感”有哪些症状?
“流感”感染病毒后约在24-48小时内发病,单纯型流感往往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发冷、高烧(39度以上),剧烈头痛,全身酸痛等,同时有咽喉部充血,咽喉干痛(嗓子痛),鼻子不通气、打喷嚏、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还有眼结合膜充血(眼白发红),流泪、眼球运动时有疼痛感,有些病人出现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体弱者易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等。
怎样预防“流感”?
由于“流感”发病急,传染力强,流行面广在预防中应做到:
1、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教室、宿舍、会场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坚持洒水扫地减少灰尘飞扬。
2、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随气侯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因受凉而降低身体抵抗力。
3、搞好个人卫生,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天天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以杀灭病毒,室内外温差大要注意添加衣服。
4、在“流感”易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到人多空气不好的场所去。得了“流感”要注意休息,隔离治疗,不要去串门,以免传给别人。
5、遇有疑似“流感”或“流感”病人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食醋防治“流感”:
在我们日常生活实践证明用食醋消毒的方法,可以防治“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方法是在“流感”流行期间,在晚上睡觉时,先把宿舍的门窗关好,然后大约每立方米得空间,用三到五毫升食醋,倒入盆内,加锅烧蒸,把食醋烧蒸成气体状的醋酸分子为止,可以杀死和抑制“流感”病原体,能有效地防止“流感”的蔓延和发生。
中心聋校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