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网站首页>心灵家园>正文

情境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发表时间:2011-10-18 阅读次数:7940 作者:关曦

 

 

课堂教育心理学是情境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暗示、移情、心理场等心理效应的实际应用给情境教育的实践工作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一.心理暗示效应

心理暗示是指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人或周围环境言语或非言语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在情境教育的课堂上,时刻充斥着图画、音乐、实物、语言等丰富的言语或非言语信息,这些积极的信息在无形中强烈地作用于学生的潜意识,影响着学生潜意识中的积极心理倾向性,促使学生在无对抗的条件下不知不觉地主动参与着教学活动。

二.移情效应

情境教育中移情效应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教师所预设的情境产生相应的情感,并将这种饱满的情感投射到教学内容中,在这种强烈情绪体验的驱动下,主动积极地投入各种认知活动;二是在情境教育中经常采用角色表演,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需要识别、体验、理解、接纳角色中所蕴含的情感和认知观点,这些都需要移情的参与。借助于移情效应,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得到了有效结合,有助于他们的学习活动一直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三.心理场效应

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一种心理场中发生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行为由其心理场决定。由于心理场是由每个人的心理需要和所处的心理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所创设的心理环境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情境教育的课堂上,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构建心理场,让课堂成为一个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唤醒、对话、碰撞、交融、分享的场所,不断生发出积极的心理能量,促使学生不断地产生顿悟,自然生成大量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