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总会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在你面前绽放,有的如牡丹般富贵,有的如樱花般绚烂;有的如秋后的柿树,将红彤彤的果实累累的挂满枝头;有的又如空谷幽兰,在深深的峡谷独自芬芳。千姿百态的生命赋予了人们千万种想象,赋予了生活千万种色彩,也让生活充满了千万种诱惑和彷徨。然而有一种人生,因为有了梦想而更加夺目,因为有了坚定而充满力量,因为有了淡然而洋溢幸福,因为有了纯净而愈加绵长。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给生命一个支点,日日流逝的也许就不是平凡的日子,而是一场充满苦和乐的精彩旅程。
一、走在行知路上,走在追逐梦想的旅途中。
杨瑞清说,人要“做自己精神生命的控股股东”。在繁华的城市和偏远的乡村之间,他选择了偏远,选择了生养他的乡村。面对仕途,他本可以平步青云,走向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然而他又一次放弃了前程似锦,选择了他热爱的乡村。上世纪初,陶行知先生留洋归来,却脱去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鞋,立志通过改造乡村教育来改造中国。半个世纪之后,杨瑞清沿着行知之路一路蹒跚走来,从18岁的意气风发,走到40岁的成熟稳健,他面对过无数次的选择,然而面对功名利禄,他又无数次的选择了放弃,他真正舍不得的是这片热土,他永远离不开的是农村的娃娃……在这个充满浮华和诱惑的时代,却有人这样坦然的放下名利,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了升迁、做官、当博士,选择了清贫,选择了艰苦,选择了勤奋踏实的耕耘。只有一种解释:为了心中永恒的梦想。人生短短几十载,财富可以散去,地位也不会永存,然而思想却可以口口相传,精神却可以生生不息。守住清贫,守住寂寞,为了梦想勇往直前,披荆斩棘。那一步一步奋斗的脚印里,生命之花会灿烂的盛开。
二、走在行知路上,走在改革创新的脚印里。
办行知实验班,建立行知小学,建立行知农村实验基地。杨瑞清在行知的路上越走越远,他践行着行知精神,并且在实际的教学和实践中不断地深化着行知精神。一次次他从困境中破茧而出,一次次他顶住压力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农村教育的新局面:不让一个孩子留级;开辟实验农场,把一所乡村小学办成了学生活动实践基地,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城市学校的学生前来实践学习,让孩子们从大自然中学习成长。已经提前践行了新课改的理念,走在了全国教改的前列。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杨瑞清和他的教师团队,让一个乡村小学走向了世界,为一批乡村孩子创造了充满了梦想和希望的未来。
平凡的人生之所以不平庸,是因为有梦想,有支撑。躬于实践,精于思考,勇于创新,平凡的生活也会充满瑰丽的色彩。还是用杨校长的话做结吧,他说:人要“生活在一种真正的激情中,生活在真正的热爱中,生活在真正的勤奋中,生活在真正的勇敢中,生活在真正的创造中”。为生命找一个支点,做自己精神生命的控股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