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为契机,树立“融合、快乐” 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融合、健康,尊重、快乐”的校园文化,以“十二五”课题为抓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实践,创新研究工作思路、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听力补偿,言语康复,医教结合,康教一体”的听障教育模式,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二、目标
1、重点抓好“十二五”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以《聋校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为抓手,同时抓紧“青岛市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机制与策略研究”子课题《“康教一体”教育策略的实践与研究》和省“十一五”课题《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课题的深化研究工作。
2、认真抓好校级18个教师课题的研究工作。引导教师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以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抓好“十二五”教师阅读工程。指导教师写好读书笔记,让“读书”成为学校发展的加速器。
4、抓好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以教师课题研究遇到的问题为题材,开展多渠道、形式多样的教科研培训,培育一支引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示范队伍,初步打造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1、以《聋校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为重点,同时抓紧省“十一五”课题《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的深化研究。
本学期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① 开学初完成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具体分工;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② 编写、设计“聋校教材使用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我校语文、数学、物理三门学科教材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
③ 调查、分析“聋校教材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形成调查报告,为整体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④ 着手起草课程标准,拿出初步框架。
⑤ 邀请课程研究专家进行关于课程资源开发的专题培训。
⑤课题组每位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研究内容整理收存好研究资料。资料是记录研究轨迹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完整的资料是规范课题研究的重要保证。
2、抓好“十二五”校级教师课题的研究工作。
上学期教师申报 的校级“十二五”规划课题有18项课题立项。对于教师来说,进行一项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掌握新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的过程,是促进理念提升和教育能力发展的过程。课题研究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要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理论学习为支撑,以交流研讨为平台进而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课题主持人一定要按照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要及时地组织学术交流、现场观摩、评审激励、成果推广、协作交流等活动,使研究过程步入常态,使研究在教育实践中真正产生作用,使师生都能受益。本学期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① 学期初指导教师修改完善课题申报书和开题报告(9月初完成)。
② 学期初各课题组要严格按课题方案要求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根据本学期的研究重点,结合自己的教育问题,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计划要目标明确,措施详细,操作性强,并针对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随时做好调整工作,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相关活动(9月中旬)。
③ 加强协作和互助,成立课题协作组。对教师个人的课题学校按相近原理组织课题协作组,使教师个人研究有交流、有借鉴、互帮互助,共同研究,共同成长。学校定期组织课题协作组进行交流、学习、总结。搭建网络等多种平台加强课题研究成员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借鉴其他子课题的经验,想问题出对策共同提高课题研究水平(9月中旬)。
④ 教研组课题要实施细化分层研究。课题组长根据课题组成员的特长,选择研究的相关主题,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课题组成员,并且要根据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调整研究措施。
⑤ 坚持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反思、边总结。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相关论文、专著,为理论研究、文献分析和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课题组和协作组要定期(一月一次)召开研究会议,开展研究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了解学生的发展现状、认清存在问题,对研究过程资料、研究数据、发现问题的及时收集、积累,对相关数据及时分析,撰写调查报告、课题案例,并在课题组成员中进行交流。注意收集过程性材料和阶段性研究成果,期中进行小结,期末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进行交流。
⑥ 每一位研究教师要根据平时的研究,做好课题研究记录,这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研究记录的内容可以是整个课堂教学,也可以是一个片断或某个知识点的教学等,但记录的内容一定要围绕着本课题所研究的具体内容。
⑦ 每位课题实验教师要结合课题研究的情况,期末精心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或总结。论文必须紧紧围绕课题研究内容撰写。要全面体现新课改理念,充分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观点要独特、内容充实、现实针对性强。论文内容要来源于对课题研究实践的思索与总结,要能够给现行教学以一定的指导与启迪。严禁东拼西凑,抄袭他人论文。
3、抓好“十二五”教师阅读工程。
根据《青岛市中心聋校“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实施方案》,上学期“十二五”教师阅读工程已启动,本学期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① 开学初进行第一次图书漂流交换和读书笔记的检查。
②教师人人要有读书计划。要认真规划,结合“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实施方案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年度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量、阅读措施等,确保“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的落实到位。
基本要求是:每位教师每天坚持自学30-60分钟,阅读一篇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文章。每位教师每个月阅读一本指定书籍,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每二周写一篇不少于5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或博客,其他教师每月写一篇不少于500字以上的读书心得。
② 以级部组为单位,每月进行图书漂流(交换),填写漂流卡。各组每月上交二篇读书心得,上传到校园网读书栏目。校园网开辟“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专栏,每月围绕一本教育名著组织专题学习。倡导40周岁以下教师建立个人博客,搞好个人知识管理。
③ 各组每月举行一次专题读书交流活动。学校定期编发读书活动简报(通报教师阅读进展,交流读书心得,剖析存在问题,总结读书经验)。期中组织一次教师读书心得交流,学期末将举行校级教师读书笔记专项评选。
④ 多种方式提高教师阅读兴趣,组织《阅读大看台》展示:展示教师读书笔记等(11月)。
⑥抓好教师读书情况的检查考核工作,制订相应的考核机制。读书领导小组采取平时抽查与期末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既重过程又重结果。将教师情况读书活动进行考核,对完成阅读任务并通过学校考核的教师进行表扬鼓励。期末评选校级优秀读书人物。
4、抓好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
①抓好落实:本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专家理论辅导讲座(10月份),每月至少一次教研组集中教育理论学习(可以结合读书交流活动),每天一小时的个人业务学习;在业务学习的管理上,至少有一次检查,把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和教研组先进的评选条件。
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论文的发表、评奖活动。
③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网络学习、交流活动。在校园网站开辟“教科研园地”栏目,开设科研信息、教育理论等板块,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营造教科研氛围。探索开辟教师博客,引导教师积极登录学校网站和学校推荐的优秀教育网站。
④以教育科研作引领,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试办学校科研刊物,加强学习和交流,通过主题研讨、科研信息、教育理论等板块的内容,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⑤建立教科研奖励机制,制定校教育科研先进教研组和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条件,期末进行校级教育科研先进教研组和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的评选。
我们相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我们将认真实施本计划,在行动中积蓄力量,收获信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定会越走越好。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