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学之声>教育科研>正文

树立科研意识 做研究型教师

发表时间:2011-09-08 阅读次数:9622 作者:刘本部

树立科研意识 做研究型教师 

 

--------在青岛市中心聋校“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暨

“十二五”教育科研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刘本部

各位老师: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青岛市中心聋校“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大会,这是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校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

    我校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的数量多、质量好,呈现了五个特点:一是注重了课题研究内容与我校教育发展密切相关,与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紧密结合。二是研究领域广泛深入。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从中观研究到微观研究,从普教、职教教育研究到中学、小学、康复预科研究,从教材到教法均有研究课题。三是立项研究的参与人员面广。四是集中优势力量集中研。五是课题立项层次较高,结构比较合理。这对我校搞好“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是一个良好开端。  

  同志们,大家都知道,教育科研成果,是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取得的,没有课题研究,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研,因此,立项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载体和基本途径。

这次校课题开题标志着课题研究工作正式开始。这次会议即是开题会、培训会,也是一次课题发布会、动员会,开得非常必要,必将督促我们做好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我们要以各级规划立项课题的研究实施为科研工作的载体和重点,把课题研究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为此,我再强调几点:

   首先,要端正研究态度,明确研究目的。不要把课题立项仅作为晋级、升职的需要,也不要把课题研究当作妆点门面的花瓶,更不要搞那些虚假的伪科研,进行课题研究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目前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要珍惜这次课题研究机会,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这次立项课题是一次施展我们各项能力的难得机遇,希望在座的各位,要抓住机遇,求真务实,一丝不苟地开展研究,要坚持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在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有所超越和突破。

  第三,要有精品意识、特色意识。课题研究一定要追求质量,追求精品,树立品牌意识,把课题研究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面旗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声誉。课题研究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研究艺术和风格。这样的成果才会有特色,特色的往往就是精品的。

第四,要加强课题协作研究,提高科研效益。当前,要以课题为载体,对教育改革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合作研究。要开展多种活动,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如:开展课题研究研讨会活动,来进行成果展示、经验交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把国内外最新、影响最大的教育理论与自己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心得体会,特别是创新见解进行交流。一句话,教育科研一定要有协作意识,不能固步自封,闭关锁国,更不能闭门造车。要开放、搞活,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取得新的优秀成果,为学校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提供高水准的有效服务。

第五,建立奖惩机制。要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等评审奖励制度,要对在教育科研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教研组、个人及其优秀成果给予表彰和奖励。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市教科所马建华老师为我校做专题报告。这对于组织实施我校“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确保“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建华老师在百忙中挤出时间来做重要报告,也充分表明了市教科所对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关注、支持和厚爱,我代表全体与会同志向马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力量所在,源泉所在,关键所在。没有教育科研,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育科研工作因求善、求真而充满幸福,因求新、求实而饱含艰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潜心研究,认真反思,开拓创新,精益求精,树立“融合、快乐” 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融合、健康,尊重、快乐”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提升特殊教育的专业教育内涵,积极探索“听力补偿,言语康复,医教结合,康教一体”的听障教育模式,育人为本,科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我校办学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让我们人人都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人人都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201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