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正文

《别挤了》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10-03-03 阅读次数:1954 作者:郭鑫

《别挤了》是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所作的一首给人以心灵教化的诗歌,文章通过对人思想感情上别挤和“严防把美好心灵挤走”两方面的抒写,表达了作者向往人间的美好,追求真善美,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用宽容、善良、真诚的心去生活的思想感情。

从表面上看来,全文简短,语言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好似易学易懂。但是,深入下去理解,你会感觉,这篇文章,文中的语句内容表达得有些抽象,深层理解起来有些难度。特别是对于聋哑学生来讲,他们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的积累都有限,想要叫他们旁征博引地理解这些语句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课前我进行了周密的思考,努力做到吃透教材。下面谈谈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关于作者狄更斯的教学。教材中对狄更斯只是做了很简单的介绍,而且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根本就不知道狄更斯是谁,是干什么的?所以在处理作者狄更斯这个问题时,我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找一找有关狄更斯的资料。我又从网上找到了狄更斯的头像和更详细的介绍。在课上根据学生们的查找,对狄更斯我又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并且把印在钞票上的狄更斯的头像给他们看。学生们不仅对狄更斯了解得更多了,而且还知道了狄更斯的样子。最后我又让学生们谈一谈你认为狄更斯是一个怎样的人?目的是让狄更斯这个人在学生头脑中留有印象,对他不只是淡淡的了解,同时又为后面学习诗歌时与作者的情感融于一体做一个铺垫。

二、关于诗歌哲理性的理解。阅读教学离不开生活。因此教学本课时,要想将抽象的语言形象化,就必须联系生活理解诗歌中的道理,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们只要结合生活实际谈出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那么这节课就是一节成功的课。所以在品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把诗歌中的每一句话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谈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收获。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说、随心所欲的谈,告诉学生把你读这首诗歌时最先想到的说给大家听,一人说,大家补充。学生们把自己身边的不道德行为、社会中的不道德现象甚至关于对世界的和平问题的看法都谈了出来。学生们自己总结了真诚”“宽容”“善良”“健康”“和平”“和谐”“平等等词语,懂得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知道了在生活中自己应该怎样做。
   
三、一节课下来,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把握住以下几个问题:

1、说说文中的是什么意思?指谁?

  2联系实际说说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现象吗?

 3、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作者一再呼吁别挤啦?作者的呼吁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通过教学一定要使学生理解得明明白白,表达得清清楚楚,心灵受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