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特殊性,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较差,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是谈不上,创新能力对聋生的终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只有教师具备了教学上的创新,才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创新。在教学中,我把缺点列举法引入教学,缺点列举法是一种通过发散思维,发现和挖掘事物的缺点,并把他的缺点一个一个列举出来,然后再通过分析,找出其主要缺点,据此提出克服缺点或方案的创造性思维。列举缺点就是发现问题,而创新思维就是要解决现存的问题。这正是聋生所需要的。运用列举缺点法,第一步先找出事物的缺点;第二步分析缺点产生的原因;第三步针对缺点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教授“测量小灯泡电阻”这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给你一个小灯泡,你能用已给的实验器材测出他的电阻吗?”学生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很容易想到先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再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最后用欧姆定律计算。这个电路显然不是最优化电路。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这个电路电流表、电压表拆装两次,不省时。学生们独立列举缺点——不省时,找出缺点产生的原因——电流表、电压表拆装两次,不省时。学生讨论:“怎样优化?”学生们通过讨论认识到可以把电压表、电流表同时接在电路中,同时测出电流和电压。学生们自己找到了解决方案。列举缺点过程就是思维发散过程,优化实验过程就是学生们创新的过程。
这时教师再次发问,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可以测出几组数据?生答:一组。师再次发问:实验至少需要三组数据,我们设计的电路能得到三组不同的数据吗?生答:不行——再次列举缺点,电路不足以得到三组数据。师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缺点?学生很容易找出原因: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是定值——学生们找到了缺点产生的原因。师问:怎样解决?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表现给我带来了带多的惊喜,学们的思维擦出了火花。学生们大胆谈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提出把电池换成一节、两节、三节,改变电源电压,得到三组不同的数据。有的学生说:可以在电路中分别加入不同的定值电阻------师再次发问:同学们的这些方法还有没有不足?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这些方法都需要换三次器材,并不是最佳方案。学生们不再用教师的引导,他们自然的去想:怎样解决?几个学生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器材——滑动变阻器。学生们自己找到了解决方案。
用列举缺点法进行授课,学生们通过自行发现缺点,找出产生缺点的原因,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始终在不停修正自己的主张,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他们完全开放自主的学习。运用列举缺点法,学生们大胆探究、勇于质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用这种方法授课,课堂气氛和谐、恬静、自然。对聋生的思维发展我也有了新的认识,只要训练方法得当,聋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也可以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