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 星期一 晴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在张群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进了青岛市综合实践教育中心。我们初中部分成了两班,分别学两个专业。我们和八年级同学去学泥陶。~\(≧▽≦)/~
我们一进泥陶教室,立刻惊叫起来:在我们的想象中,泥陶教室应该是光线暗、环境脏,四处布满了泥土,用手一摸,满手都是黄土。但事实恰恰相反,这里环境干净、整齐、明洁、明亮、舒心,大出我们的意料!o(≧v≦)o
再一看教学用具,竟是和我们学校一样的投影机!讲台边还有个看上去很和蔼可亲的老师。这应该就是我们的泥陶老师了吧!
老师自我介绍姓刘,于是我们称他为刘老师。(*^__^*)
我们先学习“徒手捏制法”。老师先给我们示范。只见他先拧下一小块紫砂泥,两手顺时针搓,不一会儿搓成了圆;然后找到圆心,用大拇指往下压,压出一个洞,然后从内向四周压,压了一周后,基本样式出来了,原来老师是在做杯子啊!刘老师继续向四周压,直到边差不多0.5厘米厚。就这样,厚薄均匀的杯子壁就做好了。老师又拧下一小块泥巴,搓成细条,在杯子底部绕了一圈作为杯子底,把细条和杯子底部往一起捏,使两部分合为一体。一个紫砂杯子就诞生了。
我们一看,觉得非常简单便迫不及待地拿出黄土制作。老师要求我们做两个杯子。我按照刘老师教的方法做了一个杯子。虽然我做的杯子有些厚薄不均,但是好歹成功了。毕竟是第一次做嘛!老师见了,称赞道:“第一次做就做得有模有样的!很好!”我听了心里很高兴。我如法炮制,又做了一个小杯子,比上次好。
后来,老师又教我们“泥条盘筑法”。老师拧下一块紫砂泥,搓成平均的长条,再一圈一圈地盘起来,就这样一直盘,一直盘,过了很长的时间,一个由泥条盘起来的笔筒就做好了。老师叫我们在盘泥条的过程中,可以加一些装饰,如小球、小人……
我又一次扯下一大块黄泥,用两手像搓面似的把黄泥搓成老长的泥条。,再一圈一圈地盘了起来,我在盘到第二层时,泥正好用完,我扯下几小块黄泥,搓成短条,分别卷起来,立在“半成品”上,排了一圈。然后又搓泥条,继续盘。每盘到两层时就加装饰。30分钟后,一个笔筒出世了!老师再一次惊奇感叹,我很是高兴。
老师一看剩下的时间太多,就让我们自己创造几个样式。
我突发奇想要做《植物大战僵尸》中的豌豆射手与坚果。我先拿一小块泥,做了很像大炮的形状,“大炮”下面加上一条细条,细条下端粘两片“泥叶子”,我又在“叶子”上划了几下,就像树叶叶脉。接下来做坚果,很好做。我先团泥,然后微微搓几下,上稍尖,下粗圆,再加上“愤怒的眼睛”,栩栩如生的坚果就诞生了。
这次学工我们真开心,既让我们丰富了课余生活;又让我们多加了一些本领;不仅让我们见识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又让我们亲近了生活,可谓一举四得,一箭四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