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物理实验打造高效课堂——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
液体的压强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二节的内容,教材从液体的流动性和液体有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侧壁、底部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利用物理模型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式。通过例题理解液体压强公式和单位。教材最后一部分是液体压强的典型应用,通过对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和船闸的认识,强化课程标准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这节课教学的关键点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教材中使用液体压强计完成探究,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书上安排的这个演示实验对听障学生来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演示实验由教师完成,学生在这个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切身体验太少、二是学生对液体压强计的原理认识模糊,不利于知识的掌握。
在授课时,我把这个实验变为学生实验,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获得直接感知到的材料:1、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的关系;2、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的关系。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了思考的基础,很容易得出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因学生对液体压强计的原理不甚明了,这时学生得出的结论仅仅游离于课本,和生活联系不紧密,对液体压强特点理解不深刻,这节课的难重点没有夯实。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学生做完书上的实验后,我改进了实验器材,就地取材,用学生身边常见的可乐瓶做实验器材,再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更深刻的认识液体压强特点。我把可乐瓶子沿竖直方向开一排小孔,倒入水,可以根据水流出的远近,研究“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沿同高度开一圈孔,倒入水,根据水流出的远近,研究“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用可乐瓶这样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感受到“液体压强有这些特点”、“原来实验也可以这样做”、“原来物理知识真的就在我身边”,有效突破难重点,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这节课的教学,因为一个小小的改良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成功唤起,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打造高效课堂进行了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