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万物生长。为深化美术学科教学研究,推进差异化教学实践,4月14日上午,我校美术集备组开展了第三次集备活动。活动以“春华”为主题,围绕学段教学目标设计和美育培养展开了深度研讨。参会的领导有许文本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陈术明副校长、耿晓丽副校长、教务处高月主任,大家齐聚一堂,凝聚智慧,共谋美育发展新篇章。
活动由美术集备组组长延文洁老师主持。她首先介绍了组内教师的任教情况,并结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要求,分学段明确了“春华”主题的核心教学目标:低学段注重观察自然与色彩感知,初中学段侧重创意表达与情感传递,高中学段强化技法提升与跨学科实践。根据教师专长,延老师统筹分配了资源收集、教学设计撰写、板书设计等任务,确保集备工作高效推进。
在教材应用与教学设计研讨环节,教师们结合学情与学科特色,提出了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案。崔欣老师立足新启用的聋校部编美术教材,为小学段设计了“春天的印记”系列课程,通过触觉感知、色彩拼贴等形式,引导学生用艺术语言表达对景物的观察;梁乙婷老师融合课程思政,将母亲节主题融入课堂,指导学生制作手工礼物,以艺术传递感恩之情;曲洪波老师结合30余年教学经验,强调高考美术需夯实观察能力与技法基础,现场分享“分阶段训练法”,助力学生精准把握形体结构与光影关系;王莹老师创新引入国漫“哪吒”元素,以学生喜爱的IP形象激发创作热情,让课堂趣味与实效并存。吴海燕老师则聚焦高考备考,计划在“春华”写生周中采用线描与色彩结合的练习,同步提升学生素描造型与水粉色彩表现力。活动中,“融合”理念贯穿始终,艺体组教研组长贾震老师主动提出保障写生期间场地安全问题,并笑称愿当模特,为“小画家”添一抹动感身影。
延文洁老师以“鸢尾花”为课题进行主备展示,组内教师从聋生认知特点出发,建议增加小组合作展示、手语视频示范等环节,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
活动尾声,教务处高月主任回顾了美术写生周筹备过程,希望与美术组老师们多多交流,她结合自身任教一年级美术的情况,提议低学段课堂应多采用游戏化、情境化教学,教师应探索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希望有精彩的成果呈现。
耿晓丽副校长肯定了本次集备成果,指出分学段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每位老师对“一生一案”的精准把握,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在美术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同时,她要求教师将评价机制融入日常课堂,通过即时反馈激励学生成长。
陈术明副校长以“融合”为关键词总结了本次集备活动的亮点:跨学段目标衔接、多技法综合运用、跨学科资源整合,如国画与诗词、物理光影与绘画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学校“融合、健康、尊重、快乐”的办学理念。
许文本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在总结中强调,美术教师需持续精进专业素养,学无止境,在课堂中要规范美术专业手语,确保教学沟通精准高效。每次集备活动要从小切口出发,破解教学难点、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积极打造我校美术优势学科,望全校师生携手共绘“春景”,让艺术之美浸润整个校园。
此次集备活动以“春华”为媒,汇聚教学智慧,深化育人共识。美术组教师将带着领导的嘱托,继续优化课程设计,持续精进美术技能。在美好的春光中走进写生课堂,带领学生用画笔记录春日绚烂。
春已至,花正开;以美聚力,未来可期!
撰稿:梁乙婷
摄影:延文洁
供稿:教务处
审核:耿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