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总结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优化各教研组建设发展,提升学校教研质量。1月13日,我校举行教研组工作交流活动。八位教研组长都做了精心准备,围绕本学期工作进行梳理和反思,大家细数流光,追忆过去,总结取得的成绩,思考今后的工作,明确努力的方向。
艺体组在本学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贾震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组内老师们抓住专业成长的机遇,不断解决转型期面临的挑战。老师们就听障学生体育活动和文艺汇演、团队意识培养、绘画水平提升、听障学生和孤独症学生课堂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数学教研组教研氛围浓厚,刘莉老师从高效数学课堂打造、教学进度安排、教材和教辅材料使用、听障学生高考、听障学生和孤独症学生融合数学教学、通用手语教研等方面介绍了教研组的工作实绩,充分体现了深耕细研才能行稳致远。
语文二组相龙娟老师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聚焦“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教学”,通过课例展示和分享,进一步提升了组内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充分挖掘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一生一案教育理念和德育目标。借学校建校80周年契机,组内老师们开展汉字书写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康复教研组在杨扬老师的带领下本学期继续扎实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并针对学情变化和孤独症组开展联合教研活动。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青年教师进行康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康复组在绘本教学、语言主题教学、交互式白板教学、跨障碍融合等方面的探索成果初具雏形。
孤独症教研组以学生分层走班教学和孤独症听障学生融合教育为核心,在高校专家的专业引领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各学科教师不断从教育教学理念、教室物理环境、课堂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组内老师互学互鉴,互学互通,共同成长。
职专年级教研组创新应用项目化教学、人工智能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法,在李凝老师的带领下,探索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多种形式的通用手语培训、手语教学和示范,提高组内老师们的手语熟练度。本学期,职专学生活动丰富,老师们成果多样。
初中年级教研组教研活动丰富,参与形式多样。在杜明霞老师的带领下,组内老师以“听障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题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协同教研,老师们了解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借助名师工作室发展平台,王超老师分享了文献查阅和引用的方法技巧,为老师们的文献阅读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助力。
语文一组的老师们主动好学,勇于创新。在林瑛老师的引领下,组内教师在日常教研和课堂教学中主动落实学校“一生一案”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材和多重残疾学生的教育,学习国家通用手语等,新老教师双向交流,共同成长。教研组王荣辉老师和组内老师们共同分享探索了聋校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为学校高质量育人提供了新的思路。
各教研组总结汇报后,教务处高月主任和全纳中心李鑫副主任对全体教师们不懈奋斗与不断提升的精神表示认可和赞赏,并对老师们提出的多重残疾学生教育、教材衔接和使用、联合教研开展等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
耿校长总结指出,组长们的汇报展现出老师们群策群力、互相配合和团结协作所取得的成效,老师们在一生一案、课程思政、高效课堂、课标学习、通用手语学习、大单元教学等方面的探索成绩显著,希望老师们能继续大胆创新,共促学校发展迈向新高度。着眼未来,耿校长结合山东省特殊教育基本功大赛、高效课堂、普通学校教学理念在听障学生中的借鉴应用等工作向老师们明确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忙碌、充实、转变、提升,这是对过去这一学期最好的诠释,坚持、自信、奋进、超越,这是对未来最美好的期许。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学校全体教师将继续初心不渝,砥砺前行。
撰稿:王丹丹
摄影:杨扬
供稿:全纳中心
审核:耿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