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总结我校一学期以来教研组的工作,建设高素质、更专业的教育团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7月5日举行了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研组长期末交流会。会议由教务处主任高月主持,副校长耿晓丽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由各教研组组长汇报本组教研情况,大家从小组课开设和评课、教师培训学习、通用手语教研、课标学习和大单元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反思和展望。在本学期,老师们都以教研活动为依托进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的教学研究和探讨。通过这些活动,老师们互相借鉴了教学经验,共同提高了教学水平,促进了学生发展。

各教研组根据组内特点纷纷展示了本组的特色活动。体育教研组本学期围绕小组研究课评课、对多重残疾和孤独症学生运动干预以及对听障学生的体育锻炼和竞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体育组老师们的协同努力下,听障学生在各项国家及省市级体育竞赛和舞蹈比赛中屡获佳绩,全校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提升。专业课教研组通过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实现了新教师和老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学习。通过解读听障学生高考新变化,围绕怎样为学生高考打基础,专业课教研组的老师们还就专业课纵向教学和学科整合等方面,提出了现阶段的思考和疑问。理科教研组按照学校整体规划和要求,按时开展了多样化的教研活动。通过课标学习、课程思政、多次通用手语教研等,切实提高了组内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理科教研组本学期还开发形成了多元化评价方案和量表,并落地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实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社科组本学期共进行9次教研,教研活动以学生和教师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围绕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课程思政、高考备考和总结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活动。在本学期,社科组的老师们还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制定目标和整理笔记等,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二组本学期围绕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提升和读书成果展示等多方面开展了教研,切实提升了学校高中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素养,为学生高考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高考后,语文二组的老师们还及时开展了高考分析会,做好了高考考题的整理,为高一高二的老师门提供了参考。此外,对于我校高中学生的教材使用问题,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数学组根据组内老师们任教的不同学段,按照不同的学段特征和学生发展需求等开展了教研活动。组内老师们通过开展教材使用和课标学习研讨等,切实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与提升。高中段老师们以高考学生成绩提升为目标,围绕高考考题和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等进行集中研讨。此外,数学组的老师们还以姜竹亭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开展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初步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语文一组本学期围绕一生一案、市级教研、大单元教学、同课异构、新教材研讨和课标学习等开展教学研究。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老师们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了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康复教研组本学期教研活动重点围绕学情分析、小组课听评课、通用手语学习、孤独症专业知识学习等开展。通过活动的开展,组内老师们的康复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提升,学前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显著增强。孤独症教研组本学期围绕课标学习、培训学习交流、小组听评课和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教研。老师们的教研活动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注重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难题,以改善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

刘主任、杨主任和高主任分别对各组教研活动的开展给与了充分的肯定,高主任指出老师们的教研活动脚踏实地,从不同方面实现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对于老师们提出的学科融合、教材使用和高考衔接等问题,高主任还提供了切实的建议和想法。
耿校长指出教研活动的开展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并落实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教研组长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努力成为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学科发展的引领者、教学活动的协调者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者。未来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可以围绕大单元教学进行深入探讨,重点研究如何基于学情进行特殊教育学校的大单元教学。跨学科融合、创新性使用课标和教材、学校音体美教师的培养和学科发展等,都是学校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学校支持老师们开展创造性的研究活动,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提供助力。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教学质量和开拓创新的重要方式,相信在学校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学生将取得更大的发展进步。
撰稿:王丹丹
摄影:李凝
供稿:教务处
审核:耿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