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正文

“同”台竞技 “课”标突出 “异”彩纷呈 “构”思巧妙——我校与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校际教学研讨活动

发表时间:2024-04-18 阅读次数:220 作者:青岛市中心聋校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校际教师的智慧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共享教育教学成功经验,2024年4月17日,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到校开展了学科教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校领导、老师热情接待,语文教师全程参与教研。

李富强、冯莎莎和杨玉亮、李依一四位老师分别围绕《一匹出色的马》《孔乙己》展开同课异构教学。

李富强老师采用情景教学、分层教学等方法从复习导入、品读课文、感悟升华等环节进行课堂展示,引导学生采用诵读想象、自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参与课堂学习,教—学—评贯穿其中,助力学生理解课文、感受到童年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坚强精神和不怕困难的品格。

冯莎莎老师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三个学习任务,以连环画为依托,通过听、说、读、画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景及家庭的温馨。



杨玉亮老师在充分研读把握新课标基础上,立足学情,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从姓名深意的导入让学生将汉字与个人身份认同紧密结合,了解汉字承载的传统文化,落实学生的文化自信核心素养要求。此后的情景角色表演,让学生感悟巨大的悲剧张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与悲悯情怀。“穿越时空的孔乙己”环节让学生发散思维体会不同社会制度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感悟现代社会的多元和包容,促进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延展。

李依一老师在明确大单元学习任务基础上导入课堂,通过学生作品讲解、制作人物基本信息档案卡以及人物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在人物评价环节,通过孔乙己自评与众人评、读者评三个角度,充分运用可视化工具——支架,促进学生们的思维发展。


随后,李富强、陈梦秋、杨玉亮和黄春明四位老师分别对刚才的课堂展示进行说课,从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课堂问题的设计等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为听课教师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下午,两校老师相聚在第二会议室进行教研交流。语文一组组长刘慧老师就《一匹出色的马》给予点评:冯莎莎老师从理论和实操上展示了聋校大单元思想下的课堂,让老师们对聋校实行大单元教学有了具象的认知,这节课散发出了传统教学和新理论融合碰撞的魅力。

陈梦秋主任就李富强老师扎实的基本功、标准的手语、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美好品质的培养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赞扬,同时也对学生们“默读”这一学习方法提出了建议。

语文二组组长相龙娟老师就《孔乙己》交流点评:李依一老师的课堂师生互动和谐,充分展现了学科素养,将最近发展区理论精准贯彻,运用学习支架,达到大单元教学的预设目标。整个过程,运用三组对比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探究孔乙己人物形象。

崔宁主任就杨玉亮老师的课堂氛围、多元评价、学生思维的延展和联系社会现实的思政教育等多个方面给予了肯定,并赞扬学生们的高素养能力。

两校老师们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下的后续教学思路、大单元集备机制及目标达成度的考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大家独到的分析、精准的点评、深刻的反思、深远的启发,在思想的一次次碰撞中延伸到了更深、更远处!

耿晓丽副校长就此次教研给予了高度赞扬,肯定了双方对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强调“同课异构”教学研讨变化的是教学设计,不变的是通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初衷与目标。


在领导们的陪同下,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们重点参观了我校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以及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并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孤独症教学实践给予了高度赞扬。


教育路漫漫,老师们将继续潜心钻研,深耕细耘。风正潮平,自当扬帆起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未来,两所学校将继续深入交流,携手发展,共研共学,笃行致远!


撰稿:杨玉亮、薛娜

摄影摄像:董文君、李凝、冯海英

供稿:教务处

审核:耿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