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文明校园2022年度创建工作自查报告
青岛市中心聋校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文明校园建设,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实际,开拓创新,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深化文明校园建设,促进听障学生健康成长”主题,通过加强学校思想道德、领导班子、教师队伍、校园文化、优美环境、活动阵地等六个方面的建设,丰富“师爱无声”教育品牌内涵,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开展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精神之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集中宣讲活动,制作了适合听障学生收看的党史学习教育微课。在师生中开展“重温历史,叩问初心”主题活动、“党的光辉照我心”校园红色影视教育活动、“红领巾心向党”少先队主题教育,引导师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加强学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和管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积极做好教育舆情监测、研判和处置等工作。
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立足“融合、健康、尊重、快乐”的办学理念,实施“抓两头,夯中间”教育策略,将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融入社会。加强主题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为契机,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爱国爱校和感恩教育。推进成长教育系统化,开展理想信念、人格品质、公民素养、行为习惯等系统化主题教育。开展节俭养德、生态环保、文明餐桌、垃圾分类等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入手,知行合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学校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加强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三会一课”等制度。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三重一大”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贯彻民主集中制,团结协作,执政为民意识强,思想作风好,主动服务师生,建立并落实联系点、谈心及接待日等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带头讲党课;制定了《青岛市中心聋校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学校党组织年度五星级党支部台账,评选第四党支部为学校年度五星级党支部,并参加了局五星级党支部擂台比武活动。坚持党建带群团建设,做好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统战等工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师德培训、师德演讲、师德先进及文明组室评选等活动,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引领教师成长发展。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普校、特教市级教研活动,开展好校内教研活动, 建设好教研组等教师成长共同体组织,建好发展梯队。各教研组、青年教师读书会、名师工作室等开展了教学研究、通用手语学习、阅读指导、课程思政等,带动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骨干教师向名师靠近。2022年我校轮值全国听障教育教研联盟主席单位,开展语文线上大教研活动,12所联盟校积极参与,活动高效有序。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名师培养工作,加强“名师、名班主任”的考核与管理,建立教师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教师创设锻炼提升平台,定期组织课堂教学、手语等各项比赛。重视教科研工作,定期开展教科研培训,借助名师工作室等引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
学校重点加强学生感党恩、报亲恩、念师恩教育。在做好《中小学生守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校园六个好等基本内容宣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每座楼层、每处墙壁上都精心设计了主题鲜明的宣传教育展牌,真正发挥每一面墙壁的无声教育功效。学校还不断整合教育资源、专注学生特长培养,形成了“4+3”的学生综合发展培训模式。即课堂教学与特长训练结合,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通过“课堂教学、特长训练、德育活动”三种渠道培养学生特长。学校尊重学生生理上的特殊性,充分考虑其未来走向社会、自力更生、追求幸福人生的成长需求,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核心素养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建构起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体系。
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学校坚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坚持“六性三统一”原则,围绕“十个结合”,以人为本,构建“融合快乐”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作用,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学校根据听障学生的特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相对集中活动的区域,对校园文化中政治引领功能的元素进行了统一规划,让党的教育方针和要求、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科学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分布在更加适宜的外墙、大厅、走廊、电子显示屏等位置,更好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
六、加强活动阵地建设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精准实施“十个一”。建立学生素质成长手册,全程记录“十个一”项目实施推进情况。举办了校第二十四届体育节、春季运动会、第四届读书节、写字节等活动。积极开展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加强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构建了艺术学科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艺术实践“三位一体”的美育机制。开展了红色教育及劳动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寻访红色足迹”,学习英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山东教育电视台分别报道。组织高二学生走进崂山,开展春季户外写生活动。组织职业中专劳动技能比赛。探索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挖潜特色项目,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七、取得成效
本年度,学校被评定为山东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教学成果《基于终身发展的听障学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荣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被评为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被评为“青岛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学校团组织被评为教育局“活力团组织”。高质量协助承办了“山东省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经验交流”会议,受到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全省教育同仁的高度称赞。
在全市开展“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百姓宣讲大赛活动中,我校刘慧老师《爱,为那朵绽放的花》获得“一等奖”。米伟老师荣获青岛市普通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青岛市“一师一优课”比赛4位教师荣获一等奖。
九年级1班的李心毅同学荣获2022年度青岛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在山东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中,学校33名参赛学生在比赛中超越自我、奋力拼搏,共获得22枚金牌、10枚银牌、12枚铜牌。在青岛市第12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活动中,张英琪等7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张英琪同学被评为“青岛市科技小明星”;刘蕊等4名同学的作品在青岛市第二届少儿手工艺大赛中获得初中组“金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学生参加“泰祥园杯”首届山东馒头面食厨艺大赛,荣获团体金奖,12名同学分获单项奖。在中国鲁菜厨师节“同盛源杯”国际餐饮名厨大师赛中,我校参赛的15名学生获得金奖。
2022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