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学生发展>卫生健康>正文

9月份疾病预防健康提示

发表时间:2021-09-15 阅读次数:778 作者:袁蕾

9月份,各大中小学、幼儿园都相继开学,外地学生集中返校,人群流动性强,短时间内大量学生聚集,在预防新冠肺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提醒大家9月份应注意预防以下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为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变异产生新型流感病毒,感染后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流感病毒感染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病、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咽痛、肌肉酸痛、干咳等;儿童流感有时伴有胃肠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拉肚子等;一般情况下,病程一周左右,少数人遗留咳嗽症状,部分老年人、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往往引起重症或死亡。

预防措施:

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隔离期一般不少于5天;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学校出现疑似流感病例集中发病时,应及时报告疾控部门,以尽早采取控制措施。

 

红眼病

秋季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期。根据监测数据,每逢夏秋季,特别是秋季学生入学后一两周,学校易发生红眼病。该病通过接触感染,通常有1—3天的潜伏期,在儿童身上很常见。如果感染了,会出现眼红、烧灼感、异物感、流泪、怕光、眼睑水肿等症状,严重的会全身发热

预防措施

学校要注意保持好环境卫生,强化晨检制度,发现眼红、出疹患者,应及早就医,并按医生要求暂离学习、工作环境,居家治疗休息。除此之外,应教育学生不要用手揉眼睛,经常洗手、更换枕套,不共用毛巾、浴巾、枕套等贴身物品。

 

感染性腹泻

其他感染性腹泻临床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幼儿及青壮年发病较多。

预防措施:

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检,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品,把好病从口入关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有可能引起临床发病。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核病,可以到结核病定点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预防措施:

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要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醒同学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经常开窗通风。

9月份天气干燥

人体水分缺失

需注意秋季养生

入秋后气温变化较大

天凉请及时添加衣物

避免感冒

及时补充水和盐、多进食清淡食物

及青菜水果、保证充足睡眠

及时添减衣物等

可有效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