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用教育理论促进和变革教育实践,1月28日,我校举行教科研工作大会,进行校级“十三五”课题评审和“十四五”课题开题论证。青岛市教科学院韩晓光研究员、校领导、校课题评审组成员和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三个“十三五”课题负责人米伟、刘莉、钟爽分别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研究成果等六个方面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了详细介绍:米伟老师通过《“一生一案”理念下聋校初中生物课堂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设计了不同主题授课内容中的“生物课堂游戏”,创建了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刘莉老师通过《聋校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一生一案”案例研究》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水平。钟爽老师通过《听障儿童声母第一、二阶段舌尖音/d、t、n/教学个案研究》有效提高了学前听障儿童的康复效率,为我校其他听障幼儿的康复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依据。

针对以上老师的汇报,韩晓光研究员首先表扬了我校教科研工作具有较高水平,并充分肯定了我校教师在“一生一案”探索与研究上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接着,在确定了课题研究方向的正确性与价值性的基础上,逐一剖析,做出了具有前瞻性与科学性的指导:一线教师做研究不在于理论构建,而在于实践改进,要扎根实践,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模型;做实证研究要遵循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质量导向及效果导向;开题论证要清晰地呈现自己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研究过程中要组织研究性活动,观察记录,搜集研究素材。

随即,冯海英、兰坤、刘慧、米伟四位老师对自己2020年度“十四五”规划课题做了开题报告:冯海英老师力图探索适合聋校人工智能语言编程的课堂教学策略,为我校人工智能课程的全面普及提供理论依据;兰坤老师计划在班级管理中探索学生劳动教育的策略,让学生在劳动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刘慧老师意欲运用绘本培养小学段学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米伟老师设想通过系列的班级团体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性的成熟与个性的充分发展。

在此次教科研工作大会,我校三个“十三五”规划课题圆满结题,并选出了优秀课题;四个“十四五”规划课题顺利开题。通过本次大会,我校教师对课题的实施意义、研究方向和操作路径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老师们的教科研能力定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好地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