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党群园地>党建动态>正文

思政立德,铸魂育人新篇章

发表时间:2019-04-23 阅读次数:1634 作者:黄凯

思政立德,铸魂育人新篇章

——青岛市中心聋校党支部开展思政教育交流研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423日,党支部全体党员就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如何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何将立德树人作为我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等问题,开展了一次深度的交流与研讨。

学校党支部高度重视此次研讨,指示要求全体党员先行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各自的岗位,进行总结与反思。在集中研讨时,再一次组织教师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视频,进一步领会讲话精神,之后结合工作实际逐一畅谈体会。

    在此次分享、交流、研讨中,各位党员一方面热议学习收获与思考,另一方面用工作中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诠释了如何将立德树人扎扎实实落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家从以下三个方面达成一致。

一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学生先锋标杆

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党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自身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想信念上拧紧“总开关”。作为教育事业的参与者和研究者,在学生的思政理论教育上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政治原则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坚定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师德为先,以德育人,做学生生活、学习的标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书使命。

二是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学生思想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以教学活动为窗口,将思政教育“入课堂、入头脑”。学生正处在树立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学科间的差异性、特殊性,进一步推动我校学科思政教育建设:抓好课堂思政教育切入点,创造性植入课堂德育元素,争创高效多能新课堂;充分发挥生活中教师对学生细微之处指导,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强化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示范教学,深化“一生一案”教学方案,灵活把控教材,带着问题意识教学,融通教书与育人,增强残疾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善于运用新视角、新方法、新观点进行分析思考,应对处理生活问题、实践难题、时代课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增强残疾学生自信意识,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青年努力而不懈奋斗。

刘振海书记最后在总结指导中强调,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立德树人无处不在,每一位党员教师都要经常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进行自我查摆,帮助并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时刘书记希望各位党员还要进一步学习、理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对教师提出的六点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学科体系、育人工作等方方面面,在听障孩子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为他们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