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你们好》本书是苏联著名教育家Ⅲ.A.阿莫纳什维利根据他长期进行没有分数的教育实验的成果写成的描述小学教育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者以一个教学班为实例,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现了他和他的学生在小学四年里的教学和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所有方面。这三部书均被苏联教育部列为推荐给广大教师阅读的教学法参考书。
本书主要描述小学一年级(书中为6岁儿童预备班,按新学制为一年级)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作者以一个教师在9月1日前夜的思考开始,最后以他对一年级学生的明天的畅想告终。作者选择了5个学日(如开学第一天、学完识字课本、第122个学日,最后一个学日等)展开他的叙述,在叙述解决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的任务时,论证了基于从儿童个性的观点和对儿童人道态度的立场解决这些任务的原则和方法,阐述了组织儿童学校生活的总方针和在解决对最年幼的学生进行教学和教育的任务中,教师内在的创造活动.此外,作者还叙述了种种与众不同的把儿童吸引到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来的方式方法。
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p3
处在与教育时间搏斗的情况下,我将常常迫使自己在有限的秒时里完成决定儿童今后一生命运的极其复杂的教育任务。我要有条不紊地做到这一点,并牢牢记住,我对儿童的命运承担着个人的责任。 p9
没有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儿童的顽皮和顽皮的儿童,给我们提供了养料,可以使教育思想前进,使教育者始终不渝的必须创造性地思考,表现出革新精神,和教育的敢作敢为的精神。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给具有成人般的觉悟和成人般的由饱经世故的生活经验所养成的行为举止的儿童上课,该多么没有意思!要是我,我首先要唆使这样的孩子去顽皮,去吵吵嚷嚷,然后着手探究个性的教育学。p22
儿童纪律的主要特点在于不是去压制顽皮,而是去改造它。不能要求儿童去做我们用自己的教育学不能开导他们的事。p23
儿童是活泼好动的人,是渴望改造的积极幻想家。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实现他们渴望的有组织的环境。不过,在这个环境里没有用手指指着的威吓,没有对调皮捣蛋的后果的警告,也没有道德说教,有的仅仅是对他们没的活动的组织和指导。P24
只有把自己当作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做是自己童年的重现,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来;最后,应当全心全意地关怀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人道的教师。p25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解决教育任务的一切具体场合,都应该表现出明智、有远见、合情合理很耐心。P40
一个优秀的孩子,其背后的家庭,一定充满尊重、书香与爱,父母不说博古通今,但一定通情达理。
但愿教师时时刻刻都急着要走到儿童美中间去,为与他们每一次见面而感到喜悦。这样,儿童们就会每天急着要到学校里来,为与自己老师的每一次见面而感到由衷的喜悦。P50
应该制止的不是就行本身,而是不假思索的回答。可是,这是需要耐心细致地去做的。号召孩子们:“想一想!再想一想!这能帮助我吗?如果我不教会他们思考,不把我自己与他们的交流安排得达到使认识真理的过程比她们力求突出自己更重要的那种程度,那么,这种一般号召是无济于事的。P67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体性,学校在确定家庭教育的方针中的主导作用,这全靠吸引家长参与拟定和实现学校的教育过程来保证。P102
如果那时我懂得,一个6岁的儿童,在听他的同学大声朗读课文的时候,很难做到目不转睛地盯着教科书一行一行地默读下去的话,我就不会强迫强迫命令他非这样做不可了,也不会出其不意地叫他接着他的同学中止朗读的地方继续念下去,从而使他吓一跳。如果当时我懂得,在长期采用栅格线练习本做大写字母的书法练习后,儿童写小写字母就会感到困难,我就不会非让他们这样做不可了。
如果我的教学方法使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使他没讨厌知识,使他们的学习没有快乐,使他们与亲人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那么,这种教学方法还有什么人道性可言?P113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内在禀赋和潜能的显露和发展,教学方法的革新愈具有这一教学的目的性,它将变得愈人道、愈乐观和愈快乐。P128
不能在课上独断独行为,所欲为,扰乱正在致力于解决学习——认识任务的的儿童们的思维进程。要维护每一个儿童在安静的环境里学习的权利P130
儿童是我的老师,是我的教育者!多年来,他们一直在教导我要有耐心,教育儿童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事。因此,我懂得了:为了使我能够较容易地教育他们,为的使他们在每一个学日都能得到快乐,为了使我作出的努力能够获得加倍的成果,我必须预见明天,把这一个学日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设计得更精确,更具有明确的目的。P144
一个教师,如果怀着凶狠的心肠,最好别走进学校里去,以免摧残儿童的心灵;如果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意图,最好别走进学校里去,以免把使儿童莫名其妙和不知所措的仓促安排的教育强加给他们;如果没有摆脱昨天的束缚,没有经过自我更新,最好别走进学校里去,以免给儿童带来烦闷和单调;如果不相信教育学,最好别走进儿童美中间去,以免使他们丧失对自己和对自己的老师的信心。其所以这样,是因为教师站在每一个儿童的个性发展的源头上,并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和自己的活动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基础。没有灵感,没有信心,没有忠诚,是不能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基础的。P145
我也参加孩子门的活动和娱乐,对他们的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他们的谈话一刻也不间断。谈话的节奏是自由自在的,语气是愉快乐观的。P170
选择语文练习的思想内容的出发点是:不仅应该使儿童在今天掌握语言活动的某种方法。而且还应该使练习的思想内容成为在最近和将来形成儿童的个性的基础之一。P185
如果想要在人道原则的基础上完善我的教育方法,我就得牢记,我自己也曾做过学生,并且要努力做到:不使从前曾经折磨过我的那种感受同样去折磨我今天的学生。P197
我决定首先把儿童书面作业中的错误看做是自己的教学法不成功的结果,因此,我把它们留给自己,用红笔把它们抄录在自己的一个专门的本子里。我把由于马虎、粗枝大叶而造成的错误,即机械性的错误,归为一类。P197
“只有学生们满意的那种教学方式,才是正确的。”P209
要不失时机的从现在起就引导儿童去从事他们力所能及的引人入胜的事情;在从事这些事情的开始阶段就应该使他们得到初战告捷的快乐,不能使他们遭受出师不利的痛苦。P216
“教学方法愈方便于教师,它就愈不方便于学生。”
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要全心全意地、无一例外地爱每一个儿童,不论是听话的,还是顽皮的,聪明的,还是愚笨的,勤奋的,还是懒惰的,教师都要倾注同样的爱心。教师对儿童的爱,这是使儿童心情舒畅,促进他们奋发上进、健康成长的推动力,也是教学教育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P236
阿莫纳什维利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所谓的“差生”的态度。他说:“如果一个儿童学习有困难,而我们确实想帮助他,那么,最主要的事——我们应该从何入手,什么是我们应该始终不渝地信守的原则——这就是使他能感到,他像所有其他儿童一样,也是有才能的,他也有自己的特殊的‘天赋’。”与某些教师讨厌“差生”,对“差生”失去信心,一味地指责或弃置不顾相反,阿莫纳什维利甚至提出了应当“以教育过程本身的质量为准绳来判断儿童形成中的个性、他的教养和发展的质量的原则”,把学生学习上的失利归罪于自己,是自己组织的教学过程不完善,没有找到对他最优的区别对待的办法的结果。P239
要使学习成为对学生具有生活意义的事情,取决于教师控制学生学习的方式。控制方式应有助于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好感,能激起他们接受和参加学习活动的渴望、志向,能促进学生个性的整体发展。P250
阿莫纳什维利的实验涉及到了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是一项整体性的改革小学教育的实验。他的实验具有很大的独创性,他对教育问题的一些见解与苏联传统的观点也有差异,有的甚至是对立的。无疑,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在教育问题上的见解,读者并非都是能够接受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中小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必须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发展加以重新认识和进行改造。P263
教育乃是一种柔性的智慧,教育者,无论父母还是老师,不但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懂得体贴孩子的心灵需求,还要有一点“妇人之仁”——尽可能地展现柔软和慈爱:少些霸道,多些体贴;少些压力,多些欣赏;少些愤怒,多些微笑……
从平庸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所有的一切,都是体验与经历,所有的一切,都是成长与追求;优秀与否,卓越与否,原本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与学生或是身边人的共同生活中,彼此不断靠近,彼此相互温暖,彼此相互学习,一起体验快乐,一起体验幸福,一起体验成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