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书香校园>正文

最是书香能致远 腹有诗书气自华

发表时间:2018-03-26 阅读次数:1793 作者:苏楠

今天,我要和大家谈一谈关于读书的事情,这里所说的读书,既包括我们课本中学习的文章,也包括着课外所要阅读的书籍。

在讲读书之前,必须先搞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书?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们: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唐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挚友侃侃而谈,在跳动的文字里,我们会感受到那些文学大家的激情洒脱,领略人间的冷暖,世事的变迁。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了解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然而书海浩瀚,即使穷尽一生,也无法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籍。所以,我们必须有选择性的去读。那么,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

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鲁迅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我们应该精心选择,读好书,广泛阅读,汲取多方营养,让书籍与成长起飞,高雅与通俗共长天一色,博百家之长,为我所用。

现在,阅读的方式很多,有许多同学愿意从手机上去看一些网络小说,我建议大家最好还是能够看纸质书籍,下面就来跟同学们推荐一些书,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余时间去读一读。

1、读一些经典名著。历经岁月洗礼,穿越沧桑时光,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一定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一定有它不可抵挡的魅力,它凝聚了前贤圣哲的大智大慧,浓缩了历史文明的思想荟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胸怀更加宽广,思想更加厚重,内涵更加丰富。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规定了初中生必读的书目是10本,《西游记》、《水浒》、《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 春水》、《鲁宾逊漂流记》、《格利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成炼成的》、《名人传》。高中生必读的是20本,《论语通译》、《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女神》、《子夜》、《家》、《雷雨》、《围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普希金诗选》、《老人与海》、《谈美书简》、《匹克威克外传》。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阅读的经典作品,例如《爱的教育》、《伊索寓言》、《昆虫记》、《海底两万里》、《傅雷家书》等等。

2、读一些美丽的诗歌。诗歌是一个国家最唯美的经典,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其意境、文采等至今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习主席对中国古诗词也情有独钟,纵观每年中考、高考,语文题型任其千变万化,总也离不了古诗词的渗透。《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收录了经典的诗词。当然,读诗不仅仅读唐诗宋词,古今中外的诗歌很多很多,像我们前面刚刚推荐过的冰心的《繁星 春水》,《徐志摩诗集》,外国诗歌《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等,如果每天坚持读一首,你就会生活在抒情的天堂,获得一生中最美丽的财富。

3、读一些时事新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光读好书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只是读书,不关心一点时事政治,那就变成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就失去了根本意义。我们可以每天看看报纸,收看新闻,了解一些时事新闻。大方向决定我们的小方向,大梦想成就我们的小梦想,一定不能将自己封闭起来。

4、涉猎个性杂志。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如果你喜欢计算机,可以看一些信息技术杂志,如果你喜欢体育,可以看一些足球、篮球杂志,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阅读一些个性杂志,升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闲暇之余,去书吧借阅推荐《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格言》等杂志,既能提高阅读水平,又能开阔眼界。

那么多的好书等着我们去阅读,我们应该怎样去读书呢?

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读书一定要讲究方法,讲究效率,才能学有所成,读有所获。下面我给同学们介绍这样一些阅读的方法。

首先,读书要有科学的计划。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每年、每学期、每周打算要阅读多少数量的书籍,重点、优先要阅读哪些书籍,不妨列个清单,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这样,读书就会有的放矢。这里读书的计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阅读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目。

其次,读书要有时间保证,要养成习惯。常常听到同学抱怨:“老师又让我们读书,还得做笔记,哪有时间读书呀!”“没时间”是同学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不读书的原因。我不知道这些同学的时间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只知道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还是有的。”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古人在艰难的条件下尚且嗜书如命,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读书呢?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养成阅读习惯,每天阅读一小时,坚持下去,必将受益无穷。

再次,读书一定要有科学的阅读方法。前面我们说过,书海浩瀚,即使经过选择,要阅读的书目依旧那么多,要怎样才能读完,读好呢?

阅读时,我们要依据书目和实际需要区别对待,有所选择。

1、首先介绍的是三读法:泛读,速读,精读。

 ⑴ 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⑵ 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⑶ 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一定要做到“用心,专心”,书要反复读,并且要深入思考,才能读有所获。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和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意思。古人潜心读书的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书要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心无旁骛,潜心铸剑,“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第二种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书不仅要坐得下来,还要能读得进去.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第三种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书籍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书读到一定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古今多少事,一切尽在灵心观照之中;第四种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读书永无止境。读书读到最后,就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①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

②摘抄。读书的过程中把不懂的字词摘抄下来,查字典、词典,理解它们;把书中优美、具有感染力的精美语言摘抄下来,最好是能够背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我们也可以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这样就可以在今后的写作中自然而然的用上,长此以往你的写作水平就会大有提高。

③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④总结。读一本书或者是一篇文章,要研究作者的写作特色,作品的结构布局,情节安排,写作方法和技巧,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去写,去布局结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学习文章的立意,及时归纳总结,时间长了,你就会在继承与创新中飞跃,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⑤读后感。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把握书中精髓。所以,读了还不够,还要及时写出读后感,进行归纳、总结、升华,生成自己的东西来,这样才算真正学有所获,读有所成。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徜徉书海,智慧人生,让我们走进书的世界,享受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