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最新动态1>校园传真>正文

不言放弃,矢志在特教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

发表时间:2016-10-11 阅读次数:1927
 

          情系特教,甘愿播撒爱的种子

梦想,源于心中的爱。

小时候,村里有个女孩,由于聋哑不能与我们一起上学,经常站在村口,很羡慕地看着小伙伴们背着书包上学。这一幕,至今在我的心里都难以抺去。那时,我懵懂的心里产生了许多想法:聋哑能不能治好?有没有这样的学校可以接受她?后来我上了师范学校,了解到各地都在陆续地为残障人开办特殊教育,心里宽慰了许多,但那个同乡却错过了上学的时机。在师范第二学年的暑假期间,我有幸通读了美国盲聋女士海伦·凯勒所著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海伦丰富、传奇、伟大的一生,让我感叹,关怀和帮助海伦成长进步的老师——安妮· 莎莉文,更令我心生敬佩!我暗暗想,做莎莉文那样的老师多好啊!19847月我毕业分配时,真是天遂人愿,盲校需要老师,我急切地了解了盲校的情况,回家和父母商量报名去盲校当老师。父母起初不同意,怕我吃不了那么多的苦。我说出了心中的梦想,母亲听后对我说,尊重你的选择,但这条路比较辛苦,不要后悔。从此我就步入了特教之路。

20岁的我来到盲校,担任了一二年级数学课并兼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我住在学校的单身宿舍,白天、晚上都和盲生打成一片,第二年有幸参与了全国少工委组织的创造杯活动,全校上下齐上阵,最终盲校破天荒地获得了两个全国创造杯,这更增强了我做好特教工作的信心,主动向学校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进入盲校的第三年,我主动请孆担任了班主任。经验不足,就请教老同事;教法不熟悉,就反复练习。给学生辅导、与学生交流、同学生娱乐、走访学生家庭,几乎占据了我的全部生活。一年后,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下,我带的班走进了青岛市先进班集体的行列。从此,我心安气定,在盲校一干就是十三年,快乐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在我干得起劲、如鱼得水的时候,按照上级关于亲属回避政策的要求,我要离开感情深厚的盲校。校领导找我谈话说,上级通知,局系统内的一些条件好的学校你可以挑一所。但我思来想去,感谢上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关心,我打心底里还是想当一名特教老师,因为那些身有残疾的孩子太需要我们的关心、太需要我们的爱,于是我放弃了去普校的选择,决定到聋校尝试一下。这也出乎了亲属和同志们的意料,亲朋好友多次动之以心的真诚劝说,都被我一一婉言谢绝,我已情定特教。19976月我踏入了青岛市中心聋校的大门。

来到聋校,一切都是新的——领导、同事、学生、手语、手指语……我告诫自己,必须尽快进入状态,我从零开始,认真摸索与盲教不同的教育特点规律。刚开始,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沟通障碍不会手语。在大家的鼓励帮助下,我细心揣摩,反复练习,一个手语打上几遍、十几遍,白天课余时间就找学生交流,晚上回到家里,也对着镜子规范动作,有时一练习,就不知不觉地到了深夜。有时做梦也都在比划着手语动作,丈夫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有付出就有收获,很快我掌握了与听障孩子交流的技巧,心中生出了一种莫大的喜悦,我又增添了与更多孩子沟通交流的能力。

时间过得好快,来聋校一晃19年了,这期间我担任班主任16年,送走了一批批学生,他们现在全都有了稳定的职业和自己的幸福生活。为此,我很欣慰,从他们身上,我体验到了,无私地、平等地、爱的真情投入,给我带来的是心灵的升华;看到了特教老师的一点微薄之力,带来了社会民主发展进步的正能量效应,进一步感受到了从事党的特教事业的光荣和自豪。

         

        钟爱班主任工作,热诚培养每位学生

在近30年的特教班主任岗位上,无论是教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职专;无论教的是盲生,还是聋生,我都通过不懈地努力,成为他们的真诚朋友、生活向导、遮风挡雨的温馨小屋,真情传播着特教人的大爱,快乐地传递着党的温暖和关怀。

残障学生普遍存在着自闭、自卑、胆怯、羞涩、懦弱的心理,于是,我在着力培养他们阳光、自信上下功夫,自己坚持做到五个多一些、五个禁止,即:多一些微笑、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示范、多一些激励、多一些肯定,禁止表情冷漠、禁止语气生硬、禁止说话随意模糊、禁止厚此薄彼、禁止接受礼物,用母子情般的细致关心引导,激发起学生扬起青春理想风帆的动能和力量。平时,我注意发现和欣赏学生的闪光点,不断地给他们鼓励,经常点赞,“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等话语,是我对学生频率较高的用语。我深深体会到,有时一句简单的肯定语言,对于残障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一次人生心灵的震撼,一次生命青春的发动,一次人生的转机。如,有一名被少数学生讥笑为“低能儿”的聋生,反应慢,自卑感强,见人不敢抬头,一说话就红脸,但他写作文用词造句特别较真,还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看到这一小亮点,我就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在他面前竖起大拇指,然后向全班学生展示。之后,渐渐地他的脸上升腾出一种喜悦、一种自信,半年后,他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还为班建设献计献策。

    残障学生喜欢美、渴望美、追求美的心理也是很强烈的,但由于身体的局限性和其他心理,既胆怯又渴望,既想展示美又缺乏素养。对此,我在全班学生中,坚持组织开展“我美、你美、大家美”的塑造美的活动,先从日常习惯美、为人善良做好事美、懂规矩守纪律美、生活有特长美等四美抓起来,有力地激发了残障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每一届学生都积极参与、不亦乐乎。比如,在日常生活方面,注意规范语言、着装、姿态、行为等,让他们知道美在哪里,丑在什么地方,诸个方面都一一地不厌其烦地示范。在善良做好事方面,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互相讲述关爱他人、帮扶弱者、平等相待、互助互学、拾金不昧、义务献血、为老人让座等爱心故事,浇筑美好的心灵。在生活有特长方面,组织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书画、雕刻、LOGO设计、摄影等比赛活动,如,在文艺汇演中,我动员全班学生一个不少地上大舞台“露一手”,亲自给每个学生整理穿戴、化妆、准备道具,让学生发现自身的形象美、艺术美。演出后,我都要给每位参演者发奖励证书。二十多年来,“四美”活动的开展,美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干渴”的心田,使学生迸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动力。

为了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里,拉近心灵的距离,一方面,我注意留心他们身心的细微变化,及时热心帮助解决他们生活起居中遇到的问题。如,每一届学生从进校门那一天起,他们吃饭、睡觉、健康、学习,包括交友、心理、情绪变化等,我都时刻留心关注。有一个班十多名学生都是清一色男生,年龄在16岁到19岁,大部分不太好管教,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问题。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我用真情、尊重、平等、激励对待他们,一直坚持请每届学生到家里吃顿饭,我下厨炒菜、女儿摘菜、丈夫作陪聊天。经过多方面的暖心而细致的工作,很好地解决了容易出现的学不进、上课闹、结伴跑等问题。这个清一色的男生班,后来也被我带成了“青岛市先进团支部”。

对学生的教育单靠学校是不够的,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为构建家校合力,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我利用假期走遍每个学生家庭,深入了解他们的情况,带去学校的温暖和关心,与家长探讨育人方法,从而实施个别化教育。寒暑假里,由爱人开着私家车,家访省内的每一位学生家庭。去年寒暑假家访了12名学生,家庭状况基本上都不太好,经济收入来源少,不宽裕,令人怜悯。学生老家西到莒南,东到荣成,共8个市县12个村镇,来回行程1000多公里。有的乡村土路不好走,特别是下雨后,更是难走,有时一走就是两三个小时,晚上住在乡镇上的小旅馆。每次家访都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父母身心状况、父母期望等诸方面的情况,交流了对学生个性和教育成长的情况及以后发展的想法打算,增强了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每次家访,家长们见到我像见到久违的亲人一样,喜出望外,握着我的手不停地道谢。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部分农村的家庭教育缺失,给我们学校教育带来了影响,由此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应及时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形成教育合力。在通过多种形式与学生建立了亲密的感情后,他们就主动与我交心了,有了事愿意听听我的意见。比如,许多孩子主动央求认我干妈,有的毕业多年后交了男女朋友,还要带到我面前让我“把把关”;结婚时请我去当证婚人或手语翻译;还有的毕业后工作或生活不顺利,也打来电话、发来短信,请我帮助解开心中的“小疙瘩”。对此,我都会平等交流,热情提出一些建议。现在,他们有的成了创业带头人,成为市县的残联骨干,还有少数是一些专业的小人才。

     

     超越自我,努力提升教书育人的素养和能力

特教学校的学生有着自身特点,大部分心灵比较封闭,个性孤僻多样化,文化基础差,接受能力弱,教育管理他们只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不断摸索特教的特点规律,加快提高自身多方面的素养。

刚刚步入特教岗位的时候,现实出乎我的想象,教学条件简陋,教学手段少,自身又无受过系统的特教技能的学习教育,面对视力缺失的儿童,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做出样子来,不辜负党组织和领导对我的期望。我抓紧时间潜心研究盲生的教育特点、方法、手段。为了多看一些特教方面的书,青岛市大部分书店和图书馆我都去过,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型书场我也光顾,假期旅游、家访我也要去当地书店看一下。在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大胆实践,细心揣摩,及时总结;同时虚心学习同事的优长,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比较快地摸索掌握了盲生教育的基本套路、方法、手段。多次执教省市级示范课和公开课,均受到专家好评。教学过程中,我还比较注意积累教学心得。多年后,我陆续撰写了特教教学的体会文章,其中,《“引情入境”三法》、《怎样提高盲生的朗读水平》等文章,被国家级核心期刊《现代特殊教育》杂志刊发,《浅谈盲校师爱》等十几篇论文获得国家、省级奖励,很荣幸地被评为青岛市首届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

特教领域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有不少空白,我感到,我们应肩负起时代责任,不甘平庸,与时俱进搞好创新。在党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与同事们边研究、边实证、边总结,在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全面康复听障儿童听力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情景教学、实训教育、顶岗实习等教学新模式,将过去聋生主要靠学习手语表达,升级到会听、会说、会写、会手语的四会认知表达方式。“十聋九哑”的学生,从此,判若两人地像正常人那样融入生活,融入社会主流群体。我撰写的《用新大纲指导课堂教学》、《浅谈聋校师爱》、《谈聋生的情感接纳》等多篇论文,先后获得了国家和省市的奖励。同时,党组织也给了我优秀党员、先进个人等方面的先进标志,有关电视、报纸等媒体作了报道。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教老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大势所趋,虽然我已年过半百,但我要抓紧时间,不断学习,迎接新的挑战,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决心不忘初心,不断超越自我,与同事们一道,努力开拓特教事业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