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名师风采>正文

4-2从《岳阳楼记》到《公输》创新思维的创设

发表时间:2014-12-08 阅读次数:9663

 

从《岳阳楼记》到《公输》创新思维的创设

相龙娟

语文创新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法改革,而要把改革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有效地训练其创新思维,努力培养其创新能力。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结合现有资源,围绕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做的一些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使学生跳出思维定势,让其智慧光芒四射。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主要是教会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还要教会他们一些多向思维的方法。

《岳阳楼记》一课是范仲淹的经典篇目,他人未到,但却似亲临岳阳楼览物抒怀,岳阳楼之景写得洋洋洒洒,蔚为壮观。徜徉于美景中,我们更要深入理解的是它其中所蕴含的处世哲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是范仲淹劝诫好友滕子京的,纵观古今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也是寥寥无几,那种仕途低迷,怀才不遇的坎坷境遇又怎能逃脱触目伤怀的情感?

  在学习本文三四段的时候,我在学生自主翻译句子,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分析范仲淹笔下的景物所渲染的气氛,体会这种氛围所带给我们的感受,从而深入理解遭遇世事的迁客骚人们深切的感受。

  我首先让学生概括出这两幅图,并给它们各起一个名字,如淫雨霏霏图,春和景明图,或秋风萧瑟图,春光明媚图等,初步体会这两幅图的不同感情。然后走进课文,读一读,译一译,了解主要内容,让他们从语句中找出自己觉得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语句。在学习第三段时,学生找了能够体现萧瑟之感的语句如: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等,从中体会到凄凉之感。有的学生从“薄暮暝暝,虎啸猿啼”中体会到悲伤之情,此时我引导学生联系《三峡》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体会猿啼所带来的感觉。我们普通人尚且如此,那那些被贬职,遭遇不幸的人看到如此情景又会有什么感叹呢?就此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熟悉的文人墨客,体会他们登上岳阳楼时的览物之情。学生学过陈与义《登岳阳楼》,我出示其中的句子“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引领学生回顾陈与义写这首诗的背景,了解他当时的悲惨遭遇,体会凄凉悲伤之感。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这些句子,学生的理解加深了,感情也得到了升华。之后我又出示了杜甫的《登岳阳楼》,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景物,想象杜甫在晚年乘一孤舟四处漂泊的凄凉境地,自主感受其“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悲痛之感,深入理解文中所说的“感极而悲者矣”。我想,如果学生的课外知识面能更广阔一些,他们能例举出自己所了解的人物故事,结合自己的理解谈出体会会更好。

  第四段的学习,我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方式,在体味“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种感情时,我引导学生将思维从书本拓展开去,展开联想与想象:   

此刻,如果苏轼站在岳阳楼上,他会说什么?学生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如果是欧阳修,他会说什么?学生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还有学生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如果是李白,他又会说什么?学生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课下有学生问我,老师我知道如果刘禹锡站在岳阳楼上他会说什么?我惊讶地看着她。她兴奋地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想这就是思维牵引所带来的收获吧,让人欣喜。

而在学习《公输》这篇文章时,我抓住文中墨子与公输盘的智辩,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辩论的气氛中通过分角色朗读,反复揣摩方能体会墨子的强有力的语言雄辩的风采。在课堂上,我现将问题抛出:据史书记载,墨子和公输盘是同乡,好朋友,更是多年的老对手,见面后,墨子会怎样劝说公输盘呢?公输盘听了又有何反应?让学生自己走进课文去寻找这些人物对话。我将墨子与公输盘的对话以这种形式呈现(出示课件),让学生酝酿情绪站到台前分角色朗读。我们惯用的的方法是指导学生带着语气表情来读,鼓励他们做出相应的动作。可是学生因为对对话场景的陌生,对历史人物的不了解,语气表情都比较生硬。我通过情境创设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象第一个场景,公输盘知道墨子要来吗?既然是多年的老朋友,彼此了解,他会做哪些心理准备?

如果是你多年未见的好友要来,你见到他(她)会有怎样的反应?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然后思考,公输盘见到墨子会又有怎样的表现?引导学生模仿他的语气,表情来对话。

当公输听说老友竟让自己去杀人,他又会是怎样的表情?

这些问题的铺设,目的就是将学生带入情境,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感受气氛的同时,让自己的情感自然流淌。

第二个场景的创设任务,我交给了学生。引导思考,文中墨子用5个“不可谓”将公输说服。公输盘是这么容易被说服的人吗?面对墨子一连串的责问,你觉得公输盘会怎样应对?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纷纷来尝试表演。有的选择“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来反驳:“我是仁爱的,可是大王要攻打,我也没办法”。有的选择“知而不争,不可谓忠”来反驳:“我劝过大王,可是他不听”这个过程学生把每一句都拿来分析思考,进行反驳,好像真把自己当成了公输盘,语句不一定犀利准确但却无形中营造了一种辩论的氛围,理屈词穷的学生也发现了自己的语言的贫乏,深切感受到墨子雄辩的风采。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沟通,都要通过思维的转换,在这堂课中我创设情境目的就是将学生引入一个自己相对比较熟悉的场景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当一个学生在阐述自己的想法时,其他同学会不自觉地对比,评价,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思想的碰撞,语言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课堂充满人文关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氛围,必须积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其实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在课堂中不只是问题的设计,环节的巧妙安排,像课本剧的表演,相关题材电影的欣赏,都是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

 评价也是思维拓展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开始能够辩证地看待人和事。我便引导他们评价人物,畅谈见解。评价愚公的做法,结合课内外阅读齐威王对邹忌和对田忌截然不同的做法,公正地评判;评价孔已己,评价变脸中的水上漂,谈对重男轻女的看法;分析长勺之战中鲁国取胜的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原因;谈谈对生命的看法,谈谈诗经中的爱情观。

学生的思维要通过表达来体现,课堂上说,讲,读,演,课下就要通过书写来体现。,在教学中我常常会将课堂上的问题延伸到课下,让学生继续课堂上的讨论,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如学习石壕吏时,写了《石壕村见闻》,学习《阿长与山海经》写了阿长为迅哥儿买《山海经》的经历,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行人称转换改写以“我”的口气来写故事,学习《愚公移山》写了《又见智叟》,将《威尼斯商人》进行改写,将剧本写成小说,将《变色龙》这篇小说改编成剧本,结合学生自己写的剧本来表演。学习《关雎》让学生写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的一系列举动,《孔已己》结尾的续写等。这些方式紧紧围绕教材,却又不拘泥于教材,学生乐于参与,乐于讨论,课堂上说,课下写,不知不觉中就跳出了教材书本的束缚,思维也从课堂走向了生活。

0条评论,有9663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评论

暂时还没有相关评论,赶紧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