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学生利用中午的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完成了对诚信及诚信文化的知识储备、诚信调查问卷的制作与修改、诚信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数据整理统计、数据分析等多项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并取得了很多收获,学生知识面得到了拓宽,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学校领导对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与指导,感谢张群老师最初的制定计划与前期的知识储备等认真负责的工作。
统计数据
数据统计结果
分组讨论问卷调查数据
附:关于诚信传统及校园诚信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的诚信,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已出现“诚”和“信”的概念。而面对当今社会的一些不讲诚信的事件或风气,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些事件或风气,怎样做好自己?
【关键词】:诚信 传统文化 校园诚信
【参与人员】:(按姓名拼音排名)董凌云、杜德杰、冯少聪、匡双燕、刘聃、谭福美、王子超、吴易飞、杨柠宁、叶丽梅。
一、问题分析和知识准备
1、诚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的诚信,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已出现"诚"的概念,《尚书?太甲下》中有"神无常享,享于克诚"的记载,这里的"诚"主要指笃信鬼神的虔诚。在同一本《尚书》中,也有关于"信"的记载,如《书?康王》云:"信用昭明于天下",《周书》曰:"允哉允哉,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等。春秋以前,"信"和"诚"一样,多用于对鬼神的虔信。后经儒家提倡,"诚"与"信"才逐步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诚"与"信"单独使用较多、较早,连起来使用则较少、较晚。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先秦法家创始人管仲曾将"诚"与"信"连用,他明确讲:"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认为诚信是集结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保证。战国末期,荀子也曾将"诚"与"信"连用,"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不苟》)意思是诚实守信可以产生神奇的社会效果,相反虚夸妄诞则会产生社会惑乱。在《周易》中,"诚"已摆脱纯粹的宗教色彩,具有日用人伦的道德意义。《周易?乾》中讲:"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认为君子说话、立论都应该诚实不欺、真诚无妄,才能建功立业。
2、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的存在现状如何?
结合社会现状,学生体会比较深刻。部分学生提出了电视和网络上经常出现的扶老人却被讹诈、地沟油、明星不负责任代言等事件,也有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身边有同学说话不算话,或者考试作弊等现象。在这样的讨论环境中,大部分同学在讨论时认为我国社会现阶段整体的诚信状况不佳。教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适度的引导,提出了虽然有许多不诚信的事件,但是同时也有一些讲诚信的好人或好事。看问题应该看两面,不能只看一面。
二、问卷调查
为了调查我校学生对于诚信的认识,以及相关的诚信状况,组织学生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学生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请同学填表,调查问卷有以下特点:
1、调查问卷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其中多个问题与选项进行了适当修改。
2、问卷为不记名问卷,只填年级,不填班级姓名。
3、调查对象以高中学生为主,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职专和初中学生为辅,力求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4、调查问卷收回以后,利用几天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了数据汇总和整理,每一选项后的数字依次为选择数量和所占百分比。
诚信调查问卷
年级
说明:本问卷为不记名问卷,只填年级,不填班级姓名。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认为诚信应不应该继续传承,并且发扬光大呢?
A、应该传承并发扬光大(43,86%)
B、讲诚信过时了,不赞同传承(2,4%)
C、说不清(5,10%)
2、你认为我国目前总体的社会诚信风气怎么样?
A、较好(10,20%)
B、一般(36,72%)
C、不好(4,8%)
3、你觉得确立诚信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如何
A、有很大作用(42,84%)
B、只有少许的作用,不重要(8,16%)
C、没有任何作用(0,0%)
4、你自认为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吗?
A、是(22,44%) B、不是(3,6%) C、说不清(25,50%)
5、通常你答应同学做某事后,你会怎么做?
A、坚持讲诚信原则,努力去完成(37,74%)
B、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算了(13,26%)
C、随便说说,不做也可以(0,0%)
6、不诚信的问题在同学交往中出现的频率
A、经常碰到(8,16%)
B、偶尔发生(41,82%)
C、没有遇到(1,2%)
7、你的父母长辈经常教你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吗?
A、经常(25,50%)
B、偶尔(24,48%)
C、从来不(2,4%)
8、你怎么看待同学不诚信的行为?
A、很愤怒,批评不诚信的同学(8,16%)
B、心里虽然很不满,但不希望因为批评同学而伤害两人的关系(10,20%)
C、和自己没关系,无所谓(7,14%)
D、有耐心的教育不诚信的同学(12,24%)
E、希望不诚信的同学自觉反思(13,26%)
9、你认为你认识的同学中有多少是讲诚信的?
A、大多数(11,22%)
B、一半(26,52%)
C、很少(13,26%)
10、你认为同学在哪些方面不讲诚信?(可以多选)
A、考试作弊(29,58%)
B、抄作业或作业不认真(35,70%)
C、违反校规校纪(26,52%)
D、欺骗老师家长(31,62%)
E、说话不算数(30,60%)
F、编造理由请假(23,46%)
G、其他(请填写) (2,4%)
11、和他人交往时,你是否看重对方的诚信?
A、重视(43,86%)
B、不重视(3,6%)
C、说不清(5,10%)
12、过马路遇到红灯时,没有车开过来,很多人都闯红灯过去了,这时你会怎么做呢?
A、跟着也闯过去(2,4%)
B、赶时间的话就闯过去(16,32%)
C、不闯等绿灯到了再过去(32,64%)
13、考试成绩出来了,老师多给了你几分,你会怎么做?
A、找老师改分数(34,68%)
B、不理它,老师多给分是自己运气好(12,24%)
C、让别人知道了,才找老师改分(4,8%)
14、你有一次考得不好,是否会很坦诚地和你的父母交流?
A、是啊!有什么事情我都会跟我的父母说的(40,80%)
B、不会!我说了父母会不高兴的!(4,8%)
C、看什么情况,如果有必要我会编一个谎言的(6,12%)
15、在各种考试过程中,你是否有过作弊的行为?
A、经常作弊(0,0%)
B、偶尔作弊(27,54%)
C、没有做过(23,46%)
16、你对于作弊的看法
A、反对,自己不作弊,也不希望同学作弊(40,80%)
B、赞同,考试作弊没有什么不好(2,4%)
C、作不作弊都无所谓(8,16%)
17、考场上看到同学在抄袭,你会怎么做
A、报告老师(15,30%)
B、别人的事,不管(34,68%)
C、自己也抄,这样才不吃亏(1,2%)
18、现在越来越多明星被指责代言虚假广告,对此你怎么看?
A、他们不讲诚信,不会再相信他们了(31,62%)
B、诚信不重要,我还是喜欢这个明星(0,0%)
C、无所谓,自己不要被骗就行了(19,38%)
19、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你愿意因为个人利益而放弃诚信吗?
A、是的!我觉得利益比较重要(4,8%)
B、不会,利益是暂时的,而诚信是永久的(33,66%)
C、说不清(13,26%)
20、你有没有把父母给你做正事的钱(如吃饭买书的钱)偷偷用于玩乐?
A、从来没有(16,32%)
B、偶尔有过几次(34,68%)
C、经常(1,2%)
三、调查问卷分析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学生进行了分析比较。
1、大部分学生认为诚信在现代社会也非常重要,依然有传承的必要。
例如第1题有86%的学生选择A应该传承并发扬光大;第3题有84%的学生选择A有很大作用;第11题,和他人交往时,86%的同学看重对方的诚信。
2、学生感觉社会及学校中的诚信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例如第2题你认为我国目前总体的社会诚信风气怎么样?,72%的学生选择了B一般;第4题你自认为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吗?虽然有44%的学生选择了A是,同样也有50%的学生选择了C说不清;第6题有82%的学生感觉不诚信的问题在同学交往中偶尔发生;第9题有52%的学生认为同学中有一半左右是讲诚信的;15题有54%的学生承认在各种考试过程中,偶尔有过作弊的行为;20题有68%的学生偶尔有过几次把父母给的钱偷偷用于玩乐。
3、学生心目中同学不诚信的行为呈现多样化
例如第10题中学生认为同学在哪些方面不讲诚信,A、考试作弊(29,58%)B、抄作业或作业不认真(35,70%)C、违反校规校纪(26,52%)D、欺骗老师家长(31,62%)E、说话不算数(30,60%)F、编造理由请假(23,46%),选择各选项的比例差距并不大,作业方面的问题因为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以微弱优势领先。
4、在对待自己要讲诚信的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相对比较正确的诚信观念
例如第12题,过马路遇到红灯时,有64%的学生选择C不闯等绿灯到了再过去;第13题假设考试老师多给了几分,68% 的学生选择A找老师改分数;14题若考得不好,80%的学生选择会很坦诚地和父母说;16题80%的学生对于作弊持反对的看法;19题66%的学生选择不会因利益而放弃诚信。
5、在身边的人对待诚信的方面,看法趋于多元
例如17题考场上看到同学在抄袭,68%的学生选择B别人的事,不管;18题针对明星虚假代言问题,62%的学生选择A他们不讲诚信,不会再相信他们了。
四、总结
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学生利用中午的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完成了对诚信及诚信文化的知识储备、诚信调查问卷的制作与修改、诚信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数据整理统计、数据分析等多项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并取得了很多收获,学生知识面得到了拓宽,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学校领导对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与指导,感谢张群老师最初的制定计划与前期的知识储备等认真负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