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反思
——《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课后记
许力
1 在教学准备上,本课的教学设计以魏某的生活情境为主线,贯以“情境导入、以案说法、依法导行、深情寄语”等几个教学环节,逻辑结构严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所见、所闻、所经历的生活情境为依托,真正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
在这节课的典型案例选取上,我选择的是某聋校真实的事例,一位聋生在校时屡有不良行为,经学校多次教育不改,最终踏上犯罪道路,锒铛入狱。真实的故事无疑触动了学生的心弦,我发现学生的脸色都变得非常凝重,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发言时,同学们神情激动,讨论得很热烈,纷纷对案例主人公的行为进行了批判,表达自己强烈的愤慨,尤其是李晓同学,她接连三次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感到她确实从中受到了教育。成功的案例选择无疑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说服力不言而喻。
2 在教学过程中,以视频为媒介,引领学生适时开展了自主感悟、自学教材、共同探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动手书写等教与学的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参与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切实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这节课的教学上,我以正反面对比的案例素材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有些学生的见解不是那么完整,有的词汇比较贫乏,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有的学生甚至因为见解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但,在几个比较好的学生如郑凯凯、陈玉霞、刘晓杰的帮助和争论中,他们达成了共识,知识点也不攻自破,这种课堂气氛在职专的学生中是不多见的,很热烈也很感人。
3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情境和问题设计一定具有现实性和可探究性,情景故事以及问题的探究,大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允许有不同的观点,激活了思维,拓展了思路。教师在此基础上必须给予点拨、分析、归纳,引导学生一定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腐烂的苹果”这段视频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视频播放时,同学们睁大了双眼,惊奇而全神贯注地看完了这一浓缩过程。在生活中他们很熟悉这样的事例,但从没留意过,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没有对这样的事情思考过。当视频一播放完,问题提出后,同学们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才有学生举手,告诉我他的感受和启发。当我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力,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时,郑凯凯恍然大悟,拍着头高兴地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了!”他眉飞色舞地对全班同学描述了苹果腐烂这一自然过程与人如不防微杜渐预防不良行为就很容易导致违法犯罪的联系点。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在思考,在提高。我一直告诉学生这样一个观念:思维的火花是最美丽的。而数年来在教学中我最注重的就是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究,拿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形成这样的习惯。
总之,我认为本教学案例的设计体现了 “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课标下思想品德情景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理念,是对这一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应用和不断完善。本节课课堂教学的设计遵循了这一理念,课堂双边活动热烈有效,充分发挥了这一教学模式的特长。经过近两年的政治课教学实践,我发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上政治课,特别是专二.2班的孩子表现更加突出,这也是对这种教学方式的认可和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