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和鉴定,也是提高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作文讲评课组织的好,开展的好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写作欲,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本学期,结合本班学生的作文基础,在作文讲评课中,我尝试了几种方法,感觉以下的两种效果不错。
(1) 学生“模仿”式自评
这种方法是在学生完成一篇作文之后,老师先就一名学生的文章给予一定的评语,在课堂上进行讲评示范。之后让学生逐一去模仿,分析自己的文章。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让学生从意境、构思、选材上说说自己的文章在写作上的优缺点。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时,本班大部分学生没有领会我的意图,谈到的只是自己的文章在写作上碰到了什么困难,比如:习作《我的父亲》,虽然是一篇老生常谈的文章,但是在学完《背影》一课后,我再次组织学生仿写。学生的文章中大部分依旧是爸爸带我看病,给我辅导功课等旧事例。那么在讲评课上,学生能谈出的只是“和原来一样”“想不出还有什么事可写”等自评内容,个别好的学生能谈出自己的文章衔接部分不够融洽,(因为在语文和写作课上,我曾多次强调过渡段的使用和功能)个别学生能谈出这点已经很好了。每当这时我都会提醒自己千万要注意,不能着急,顺势给学生再强调,“和原来一样”就是构思的问题,“想不出还有什么事可写”,是选材的问题,那么,《背影》这篇文章是如何选材和构思的。重述之后,我又给学生呈现出提前准备好的范文,供学生参考、模仿。我的体会是学生在自评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指导和调控,课前针对每位学生的作文特点找一些相关的范文备用,这样做虽然工作量很大,但可以让学生在模仿中不觉得乏味,也不会出现全班作文大同小异的现象。例如,王姿懿的作文《我的父亲》,开始写的是自己学习不好时爸爸如何教她做题,不厌其烦的给他讲解,虽然语句写的较生动具体,但是太俗套。作文自评时,她说还有类似的她生病了,爸爸一夜不睡照顾她;健全的孩子欺负她,爸爸很难过等等,她认为这些事都很平常,以前的作文也写过。我告诉她这就是选材是不是新颖的问题。可以仿写《背影》,通过爸爸送自己去参加舞蹈比赛,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特别是自己对父爱的体会,这样就可以避免和其他同学的选材“撞车”。若要选择“健全的孩子欺负她”这件事也可以,但可以从“爸爸给他讲要自强自立道理”这个角度来写。经过这一评一改,最后的完稿较令人满意。所以这种自评式的讲评课,目的不在于学生给自己出的评语好坏,而是通过自评了解文章应该怎样写,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2) 比较式讲评
这种方法是学生在完成习作之后,教师批阅。但评语不写在作文本上,而是另附批语。课堂上,教师有准备的选出3—4篇较有代表性的作文,全班讲评。学生读完后,做出自己的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篇文章的优劣,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哪些地方需要删减。并找学生谈谈写作的感受,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意见有何看法。如果意见统一,老师再加上评语、批语,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教师进行第二次的全班讲评看看学生修改后的作文与第一次写得有哪些进步,还有没有不足。比如,在习作《校园的秋天》一文时,我同时出示了3名学生的作文,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校园的秋景。“学生挑别人的毛病都是很积极的”,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既谈出了每篇作文的优点,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我让学生把各自的评语都罗列在黑板上,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评语,做一小结。教学中我发现,这种作文讲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作文课热情,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突出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不足之处是两节课的时间只能点评3—4篇作文,很耗时,从最终的作文完稿水平来看,效果却相当不错!
鲁迅先生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作文讲评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评文章学会改文章,明确如何写文章。作文讲评是作文指导的升华和作文写作的继续,是作文训练教学的重要环节,须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创新出更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