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时,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借助数轴找出公共部分”求出解集,这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也是最符合听障学生学习特点的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在同一条数轴上,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让给学生用阴影表示出几个解集共有的部分(学生根据几种不同颜色的笔都画过的部分,就可一目了然的找到),这时我适时指出:“这就是几个不等式的公共部分”,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动脑找一找,使他们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公共部分”,在此我又指出这个“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2、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由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总结出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方法,即“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取不了”,得出这个方法后,我要求学生能记住这些“口诀”,同时再配有相应的练习,使学生学会直接用“口诀”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做到不仅能记住还要会用。这样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不会觉得数学概念学习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又逐步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学生对类似“2<x<3”这种解集的读、写方法都不对,如,有的学生读作“2小于x小于3”,还有的学生干脆不读只打手语。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理解、所以不会读。因为学生们看到的是“2<x”,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应该从左到右读作“2小于x”, 然而在“2<x<3”中却要读做“x大于2,小于3”,如果课堂上老师不给他们讲明白,学生肯定会感到很困惑,出现错读或不读的现象。教学中,我的做法是:不仅教给学生正确的读法,还告诉了学生这样读的方法和依据,即先看中间的x,然后从右往左看,x大2小,所以读“x大于2”,之后再从x开始从左往右看,x小3大,所以读“x小于3”,这两者合起来读,就可以略读一个x,于是“2<x<3”读作“x大于2,小于3”,通过这种方法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明白了怎样读和这样读的道理,这样他们就不会再出现读错的现象。与此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在写的时候,也是从中间的x写起,先往左写,再往右写,并且要做到一边写一边心里读“x大于2,小于3”。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中的一些做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教学效果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的探索适合听障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听障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