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正文

小课堂,大社会——把温总理十年记者会相关内容引入聋校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2-10-30 阅读次数:2155

 

自2003年温家宝就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每年两会闭幕后他都会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接受提问。3月14日,温家宝完成了他就任总理以来第十年的记者会。

今年在温总理记者会结束后,考虑到电视新闻没有字母,学生也没有机会观看电视新闻,上网也不方便,我便当晚从家里上网找到了相关视频、文本资料,整理好后,打印好,第二天上课分发给学生。在这之前,我已经利用课间时间把我下载搜集的文本视频资料全部拷入了学生电脑和教师机上了。高三学生从当天的早报上已经听说了昨天的温总理记者会这件事,但是具体有什么问题,总理怎么答复的,他们了解的却不多。我们很奢侈的用了一节课时间,让学生结合我给准备的电子文本,打印文本,视频内容,通读了一遍记者会的全部内容,然后选择1、2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结合总理的答和自己的认识,就像网上回帖一样,进行回复和提问,只不过我们这种跟帖不是跟在论坛上,是跟在了我提前准备好的电子文本下面。

我们的学生对上网一点都不陌生,但是对于“跟帖”、“回帖”以往只是羡慕的份,一是不会没想过,二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我利用这种形式让学生针对自己关注的问题提出建议,谈出感想,这种形式让他们感到很新鲜,很有兴趣。每个同学都完成了这项任务。不过其中也不乏从网上复制别人言论粘贴过来的,比如说姜晓慧,看到我发现时,很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苏福生只写了寥寥几个字,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了。令我十分十分欣慰和欢喜的是陈王巧同学,她很迅速的把11个问题全部看了一遍,同时还把2个问题中提到的“王立军”、“吴英”这两个人的资料百度了一下,做了大体的了解,最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跟”了3个问题的“帖”。

看了陈王巧写到自己家的情况时,心里有点酸,虽然她的言论有些难免有些偏颇,但是很高兴的是孩子通过看了温总理的话,自己有所思考和感悟了。通过她提出问题,让我知道了她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引导,引导她在看问题上能更接近客观和全面一些。

附:陈王巧对总理对房价问题的回答的个人看法:温家宝说鼓励更多的人租房,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租房有什么好?第一住宿时间不稳定,比如和房东说好住一年,还没满一年就被房东赶出去,别说找法律什么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和金钱去打官司。第二房租波动大第三房源少。我和妈妈一直没有房子,一直租房,深知租房的难处。所以我希望房价能下调,把房源分成几批,一批卖给高收入公民,另一批卖给低收入公民。这样会比较好吧。

陈王巧对总理对《华盛顿邮报》记者关于在中国进行直选的问题的看法的回答,个人看法:这纯属是官场客套话吧,现在中国有多少领导人不是人民心愿推荐的,都是走后门,真心为人民考虑的官有几个人呢?连中国最伟大的领导胡锦涛也不是人民选举的。中国什么时候能像美国那样由人民投票选举呢?那样那些官们就不敢怠慢人民了。有一则笑话是这样说的:美国人:“中国城管可怕吗?” 中国人:“很可怕,会抓人的,搞不好会抓你的。”美国人:“没关系,我叫奥巴马来救我。”中国人:“你有那么大的本事?”美国人:“当然有,他要是不来救我,我就不投他票!”

比较遗憾的是,各个班现在学生电脑上网的情况都不相同,我们还无法做到在网上一些时政论坛与更多的人同步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看到更多人的意见看法。

作为一名政治老师,要教学中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在讲《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这一框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温总理10次记者会上回答有关台湾问题的诗词名言,来讲清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和四个坚持。这样既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时代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能体现出政治课堂一贯坚持的“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

及时关心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把相关的时政及时引入课堂教学,如最近就可以及时引入“习近平访美”、“两会”、“修改刑事诉讼法”、“ 温总理召开记者会”等时政,紧密的和课本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欢。